公司对离职员工暂缓发放工资是不合理的行为,但只要工资没有被拖欠,这并不构成违法行为。然而,公司应当在一定时间内发放工资,如果时间过长,员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或直接提起诉讼。扣工资的行为是违法的。
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劳动者需要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赔偿金,实质上属于违约金条款。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只有在违反服务期约定或竞业限制约定的情况下才需要承担违约金。除此之外,不得约定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劳动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该条款明确规定了劳动者无因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但并未规定劳动者未履行提前通知义务的情况下,需向用人单位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替代提前通知期。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五条规定,除非在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如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劳动者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
离职后工资拖欠的问题。公司暂缓发放工资并不构成违法,但必须在一定时间内支付。扣工资的行为违法。劳动合同中的违约金条款需符合法律规定,劳动者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需承担违约金。劳动者有权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并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用人单位不得随意约定劳动者承担违
面对老板拖欠工资的问题时,员工可以采取的解决方法和途径。包括向劳保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向法院起诉以及申请支付令等途径。对于不同情况,如干了五天不给工资或被拖欠工资,也有相应的解决方案。员工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拖欠劳务分包费的,当事人可以找当地的劳动管理部门投诉,也可以找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即劳动合同履行地
关于拖欠工资的补偿,原劳动部《违反行政处罚办法》(劳部发〔1994〕532号)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之一的,应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责令按相当于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经济补偿总和的一至五倍支付劳动者赔偿金:(一)克扣或无故拖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