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海商法 > 海事责任 > 海难救助 > 国家主管机关的救助报酬准用

国家主管机关的救助报酬准用

时间:2024-12-07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7522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1992年11月7日)

第一百九十二条

国家有关主管机关从事或者控制的救助作业,救助方有权享受本章规定的关于救助作业的权利和补偿。

1989年国际救助公约(1989年4月15日至28日国际海事组织在伦敦召开的外交大会上通过,1996年7月14日生效,中国于1994年加入)

第5条

公共当局控制的救助作业1.本公约不影响国内法或国际公约有关由公共当局从事或控制的救助作业的任何规定。2.然而,从事此种救助作业的救助人,有权享有本公约所规定的有关救助作业的权利和补偿。3.负责进行救助作业的公共当局所能享有的本公约规定的权利和补偿的范围,应根据该当局所在国的法律确定。

第9条

沿海国的权利本公约中的任何规定,均不得影响有关沿海国的下述权利: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在发生可以合理地预期足以造成重大损害后果的海上事故或与此项事故有关的行动时,采取措施保护其岸线或有关利益方免受污染或污染威胁的权利,包括沿海国就救助作业作出指示的权利。

第11条

合作在对诸如允许遇难船舶进港或向救助人提供便利等有关救助作业的事项做出规定或决定时,缔约国应考虑救助人、其他利益方同当局之间合作的需要,以保证为拯救处于危险中的生命或财产及为防止对总体环境造成损害而进行的救助作业得以有效、成功的实施。

1910年统一海难援助和救助某些法律规定公约(1910年9月23日订于布鲁塞尔)

第12条

各缔约国如其立法不禁止违反前条规定的行为,须采取或建议其立法机关采取必要措施,以防止此种违反。各缔约国应将为实施上述规定而已在国内颁布或今后拟予颁布的法律或规则,尽快互相通知。

第13条

本公约不影响国内法或国际条约中有关由公共当局提供或控制的援助或救助服务的组织,尤其不影响有关渔具救助的此种法律或条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1983年9月2日)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机构,是对沿海水域的交通安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主管机关。

第十三条

外国籍船舶进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或者在港内航行、移泊以及靠离港外系泊点、装卸站等,必须由主管机关指派引航员引航。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1999年12月25日修正)

第七十一条

船舶发生海难事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海洋环境重大污染损害的,国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强制采取避免或者减少污染损害的措施。对在公海上因发生海难事故,造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重大污染损害后果或者具有污染威胁的船舶、海上设施,国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门有权采取与实际的或者可能发生的损害相称的必要措施。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各级行政机关的分类及职能

    行政机关的定义和职能,包括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的组成及其职责。此外,还介绍了国家机构的其他组成部分,如司法机关、立法机关和军事机关。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政机关代表国家依法行使行政权力,负责组织和国家行政事管理务。行政机关由国务

  • 公职人员的范围及分类

    公职人员的范围及分类,包括国家公职人员的定义和分类,以及公职人员犯罪的立案标准和公务员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公职人员包括立法、司法、行政等机关的工作人员,以及国有企事业单位中管理和使用公有财产的人员等。公职人员犯罪的立案标准根据不同的犯罪类型有不同的

  • 国家赔偿的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

    国家赔偿的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的类型,以及国家赔偿法不赔偿的类型,如立法赔偿、军事赔偿和抽象行政行为赔偿。同时,本文还介绍了国家赔偿的诉讼时效,包括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及其计算起点。赔偿请求人可以是受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而赔偿义务机

  • 海难救助的定义和概述

    海难救助的定义、概述、管辖规定以及构成要件。海难救助是指在任何水域中对遭遇海难的船舶、货物等进行救助的行为。管辖规定包括专属管辖、地域管辖和有管辖权争议案件的管辖。海难救助的构成要件包括救助发生在海上或与海相通的可航水域、被救物必须是法律所认可的救助

  • 企业作为担保人的有效性问题
  • 见义勇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担责吗
  • 坐牢5年改判无罪国家赔偿多少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