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海商法 > 海事责任 > 海难救助 > 海难救助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海难救助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时间:2024-09-13 浏览:3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7535
(一)海难救助的概念

海难救助的构成要件

存在海上危险

海难救助必须发生在海上或者与海相通的可航水域。被救助的船舶或其他财产必须处于真实的危险当中。

救助标的是法律所认可的

船舶是海难救助中最常见的对象。根据海商法的规定,船舶包括该法第3条所指的船舶以及与其发生救助关系的任何其他非用于军事的或者政府公务的船舶。因此,救助的一方必须是海商法第3条规定的,总吨位超过20吨且非用于军事的、政府公务的海船和其他海上移动式装置。另一方可以是任何非用于军事的或者政府公务的船舶,包括内河船和总吨位不超过20吨的小船等。

除船舶外,其他财产应该是海上财产,即任何非永久地和非有意地依附于岸线的财产,包括有风险的运费。有风险的运费指的是到付运费,因为这种运费的支付是以货物到达目的地为前提的,如果货物不能安全送达,则不予支付,对承运人构成损失。

需要注意的是,海商法对海难救助的法律规定不适用于海上已经就位的从事海底矿物资源的勘探、开发或者生产的固定式、浮动式和移动式近海钻井装置。

海难救助的对象限于财产,对人命进行救助是人道主义的行为,是每个人应有的道义责任,因此,对海上人命的救助不应适用海难救助的相关法律制度。然而,为了奖励对人命的救助,如果在救助海上财产的同时也救助了人命,人命救助者也有权从财产救助者应得的报酬中分享一定的份额。

有自愿而为的施救行为

施救行为可以多种多样,但必须是自愿的,不能是基于既有的义务而为的行为。例如船员对本船在遇险时提供的劳动,引航员对船舶的引领,国家消防职能部门进行的灭火等行政行为,都不属于海商法上的施救行为。

专业救助公司或专为救助作业而设计的船舶进行的救助,并不违背自愿原则。在我国沿海发生的许多救助行为由国有船舶进行,或是在我国港口当局的指挥、控制下进行,这种救助也并不违背救助的自愿性质,仍然适用海难救助的法律调整。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共同海损的定义

    共同海损的定义、分摊计算方法和构成条件。共同海损指在同一海上航程中,为共同安全而采取的牺牲和支付的费用,由各受益方按比例分摊。分摊根据各受益方的分摊价值比例进行。共同海损的构成需满足同一航程中的财产遭遇共同危险、共同海损措施有意且合理以及牺牲和费用需

  • 见义勇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担责吗

    见义勇为造成受助人损害时,救助人是否应该承担责任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救助人不承担责任,损失应由侵权人承担。见义勇为属于无因管理行为,在遭受损害后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加害人赔偿或受益人适当补偿。同时,见义勇为致人死亡是否违法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正当防卫

  • 海难救助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海难救助又称海上救助,是指在海上或者与海相通的可航水域,对遇险的船舶和其他财产进行的救助。由于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原因,在我国沿海发生的许多救助行为都是由国有船舶进行的,或是在我国港口当局的指挥、控制下进行的,这种救助也并不违背救助的自愿性质,仍然应该

  • 海难救助成立要件之救助必须取得效果

    它包含两层含义:首先,救助行为没有取得实际效果,救助人无权请求报酬,法律另有规定或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其次,救助报酬不得超过船舶和其他财产的获救价值,获救财产的价值是确定救助报酬的主要因素。要正确理解这一原则关键是弄清“效果”的真正含义。这里所说的取

  • 海难救助成立要件之救助方没有救助义务
  • 海难救助成立要件之救助标的处于海上危险当中
  • 海难救助的构成要件包含有哪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