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涉及的焦点问题之一是环境污染侵权责任能否成立。环境侵权民事责任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根据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行为人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个人赔偿损失。这一规定并未要求行为人存在过错,只要行为人的行为造成了损害,就应当承担责任。
与一般侵权责任不同,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实施了污染环境的行为、构成环境损害的事实以及损害与污染环境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在本案中,被告(**石化炼油厂)的污染环境行为已经存在,例如液化气罐装站经常漏气、炼油厂火炬排放出含有害物质的火炬气等。而原告(李某)被诊断出患有急性混合型白血病的事实也已经确定。
因此,关键问题在于被告的排污行为是否与原告患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原告患病是否因被告排放的污染物所造成。这也是被告提出的一个抗辩理由。
被告(**石化炼油厂)认为,该厂一直进行密闭生产,环保部门对排污进行了严格的监控,排放完全达到标准。此外,生活区居住了很多人,与李某同龄的人中只有她一个不幸患病,因此具体致病原因可能有多种。
然而,根据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无过错责任原则,被告的过错并不是必要的构成要件。即使被告进行了密闭生产并进行了严格的排污监控,仍然不能排除被告的排污行为对环境造成损害的可能性。此外,仅凭与李某同龄的人中只有她一个不幸患病的情况,无法推断出其他致病原因的存在。
因此,被告的抗辩理由在本案中并不成立。
原告(李某)在起诉状中要求法院判令被告赔偿已花费的医疗费用54万元,后续医疗费15万元,精神抚慰金26万元,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5万元,共计人民币100万元。
根据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被告应当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个人赔偿损失。原告已经患有急性混合型白血病,这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进行长期治疗和护理。因此,原告已经花费的医疗费用和后续医疗费用以及精神抚慰金等都属于直接受到的损害,可以被支持。
此外,由于原告需要前往医院接受治疗,因此产生的交通费、住宿费和住院伙食补助费也属于直接受到的损害,应当予以赔偿。
综上所述,原告的赔偿请求在本案中是可支持的。
环境污染纠纷的举证责任及相关法规。规定污染者需承担侵权责任,需证明其行为与损害无关或符合法律规定的免责条件。以远安市化工厂超标排放为例,介绍了应对措施和法律责任。受害者可通过举报维护权益,并要求赔偿。具体赔偿金额需视情况而定,我国尚未明确规定相关赔偿
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成立、被告的抗辩是否成立以及原告的赔偿请求是否可支持。环境侵权民事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只要行为造成损害就要承担责任。被告的污染环境行为存在,原告被诊断出患有急性混合型白血病,因此关键在于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被告的抗辩理由不成立,原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和赔偿原则。环境侵权作为新型侵权行为,因高度工业技术缺陷导致,采用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并立的二元化归责体系。赔偿原则方面,应坚持全部赔偿与限制赔偿相结合,并适度运用惩罚性原则。由于现代工业生产排污具有高度危险性和涉及复杂的科
环境侵权行为的构成及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的作用。文章从解释论角度考察,对《民法通则》第124条和《环境保护法》第41条第1款的不同理解导致了对环境侵权行为构成要件及归责原则的分歧。文章指出,《民法通则》中的规定主要解决法律适用问题,应适用环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