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无论是医患双方,都有权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医疗事故鉴定。这需要填写申请表格,并可以选择向医学会共同申请鉴定。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协助医患双方进行调解,并协助他们向医学会提出医疗事故鉴定申请。如果医疗事故争议的调解无法成功解决,患者家属可以在知道医疗争议之日起一年内向市医学会提出医学鉴定,或者直接向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申请书后的10个工作日内,会对是否受理该申请作出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如果患者死亡后,医患双方无法确定死因或对死因有异议,应在患者死亡后的48小时内进行尸检。如果具备尸体冻存条件,可以延长至7日。尸检需要得到死者近亲属的同意,并由具备相应资格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提出异议一方需要支付尸体检验费。如果医疗单位或病员家属拒绝进行尸检,或者拖延尸检时间超过48小时,影响对死因判定的,由拒绝或拖延的一方负责。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在受理医疗事故鉴定申请后的5个工作日内将其移交给市医学会。
根据相关规定,提出鉴定要求的一方应先向市医学会交纳医疗事故争议鉴定费。如果鉴定结果为医疗事故,该鉴定费由医疗机构支付;如果鉴定结果不是医疗事故,该鉴定费由提出鉴定方支付。
市医学会会组织专家进行医疗事故争议鉴定。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将鉴定结论送达申请人及另一方当事人。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如果鉴定结果不是医疗事故,医疗机构无需承担任何赔偿费用;如果鉴定结果为医疗事故,则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条的规定进行赔偿。
根据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时,应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包括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有关事实、具体请求及理由等内容。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一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医疗事故纠纷的诉讼时效问题。文章介绍了诉讼时效的定义和规定,并详细阐述了医疗纠纷的诉讼时效。文章指出,医疗纠纷涉及的法律关系复杂,权利人可从医疗侵权纠纷和合同违约纠纷两个角度选择诉讼案由。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医疗纠纷处理流程和医疗鉴定流程,提醒患者及其
医疗事故处理流程。当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医疗事故鉴定,包括填写申请表格和选择向医学会共同申请鉴定。调解和受理决定等流程之后,进行尸检程序,然后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将申请移交给市医学会进行鉴定。根据鉴定结果,按照规定处理赔偿问题。当事
医疗事故强制责任险理赔时效及流程(《侵权责任法》失效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
医疗事故强制责任险的理赔时效及流程。该险种为强制保险,旨在扩大医疗纠纷解决途径和处理医患纠纷。理赔流程包括索赔申请处理、索赔处理注意事项、赔偿金额确定和法律费用赔偿等方面。此外,文章还涉及《侵权责任法》和《民法典》中有关医务人员的法律责任的规定。
合作处理医疗事故的流程。首先,医疗单位与病家应进行协商,若协商无果,病家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或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同时,需注意病员死亡后,家属应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医疗事故或事件鉴定。此外,医疗事故的鉴定部门及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也进行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