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无论是医患双方,都有权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医疗事故鉴定。这需要填写申请表格,并可以选择向医学会共同申请鉴定。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协助医患双方进行调解,并协助他们向医学会提出医疗事故鉴定申请。如果医疗事故争议的调解无法成功解决,患者家属可以在知道医疗争议之日起一年内向市医学会提出医学鉴定,或者直接向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申请书后的10个工作日内,会对是否受理该申请作出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如果患者死亡后,医患双方无法确定死因或对死因有异议,应在患者死亡后的48小时内进行尸检。如果具备尸体冻存条件,可以延长至7日。尸检需要得到死者近亲属的同意,并由具备相应资格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提出异议一方需要支付尸体检验费。如果医疗单位或病员家属拒绝进行尸检,或者拖延尸检时间超过48小时,影响对死因判定的,由拒绝或拖延的一方负责。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在受理医疗事故鉴定申请后的5个工作日内将其移交给市医学会。
根据相关规定,提出鉴定要求的一方应先向市医学会交纳医疗事故争议鉴定费。如果鉴定结果为医疗事故,该鉴定费由医疗机构支付;如果鉴定结果不是医疗事故,该鉴定费由提出鉴定方支付。
市医学会会组织专家进行医疗事故争议鉴定。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将鉴定结论送达申请人及另一方当事人。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如果鉴定结果不是医疗事故,医疗机构无需承担任何赔偿费用;如果鉴定结果为医疗事故,则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条的规定进行赔偿。
根据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时,应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包括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有关事实、具体请求及理由等内容。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一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的执行方式。包括共同委托鉴定、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和法院要求鉴定三种方式。共同委托鉴定由医患双方共同委托当地医学会进行;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则根据医疗过失行为和当事人要求处理争议来组织;法院要求鉴定则是主审法官在必要时启动鉴定程序。
医疗纠纷赔偿金额的协商确定过程。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协商时需考虑医疗事故的等级和损害程度。双方协商达成一致后签订协议书确认赔偿金额。如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可通过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或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另外,本文还介绍了申请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的支付责任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中的违法行为应承担的责任。参与技术鉴定工作的人员,若接受财物或其他利益并出具虚假鉴定书,导致严重后果,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若情节较轻,其执业证书或资格证书将被原发证部门吊销。违法行为将依照刑法中关于受贿罪的规定进行处理,以确保医疗
医疗欺诈的法律界定及构成要件。医疗欺诈包括虚构或夸大病情、过度医疗等手法,目的是为了诱使患者支付不必要的医疗费用并获取经济利益。医务人员明显可以避免误诊却故意为之,侵害了患者的生命权、健康权和财产权益。法律机构和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医疗欺诈的打击,保护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