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海商法 > 海事责任 > 共同海损 > 收货人可采取什么对策来拒绝分摊共同海损

收货人可采取什么对策来拒绝分摊共同海损

时间:2020-05-25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7553
共同海损须满足下列条件:

(1)在同一海上航程中的船,货面监共同危险;(2)为共同安全而采取有意且合理的措施;(3)该措施直接造成特殊牺牲,产生特殊费用;(4)该措施获得效果,保全了部分或全部财产。

船公司在共同海损事故处理完毕后,通常要求目的港的船代在货物放行之前获得以下材料:(1)货物商业发票复印件(CIF)价格;(2)由收货人签署的愿意分摊共损协议书;(3)由货物保险人出具的共损担保书。其中,货物的商业发票是为了便于共损理算师确定所保全的货物价值,从而计算分摊价值及分摊金额。若货物无保险人,则船公司往往要求收货人提供理金担保,该数额通常依据共损理算师初眇估算的比例确定。待理算机构出具最终共损理算报告后,各受益方(尢指货方)按理算报告计算的各自比例分摊共同海损金额。

通常,需由各受益方分摊的共同海损金额计算方法为:(1)共同海损损失率=共同海损金额÷共同海损分摊价格总额*100%;(2)各受益方应分摊价值*共同海损损失率。面对此种情形,通常收货人可采取以下对策:

(一)在确定事故责任系船方不可免责过失的情形下拒绝分摊。

在共损事故发生后,受损方(船公司)往往迅速进行共同海损理算并提出分摊请求,而此时引起共同海损事故是否存有过失或过失难否免责很难确认,故提货时收货人拒绝分摊共损金额显得不太可能。实务中,常有收货人以船舶不适航等承运人不可免责的因素,作为拒绝船公司分摊共损金额的理由。事实上,在共同海损事故原因尚未确定之前,我国司法界目前采取的普遍态度是“先理算,后分摊”、“先分摊,后追偿”。

(二)可对共同海损理算报告提出异议

按照我国有关的法律规定,若被要求分摊共损的货方对共损理算报告存有异议,则其有权向有关的海事法院提出对理算机构出具该理算报告的异议申请,否则该理算报告被认定为分摊责任的依据。

(三)安排货物保险

由于海一运输货物保险的基本险中均包括共同海损的牺牲、分摊,故一旦收货人在提货时遇到船公司要求共损分摊情形,则收货人可直接告知货物保险人,由保险人全权处理该事宜并由其负责支付原需收货人支付的共损分摊金额。如此以来,收货人可轻松退出该纠纷,由较为专业的保险人负责处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 共同海损牺牲及其类型

    共同海损牺牲及其类型,包括船舶牺牲和货物牺牲。船舶牺牲是指在采取共同海损措施时,船舶或船用物料遭受的损失,如扑灭火灾、切除残损物、有意搁浅等导致的损失。货物牺牲是指在共同海损措施下,船上所载货物遭受的损失,如抛弃货物、货物湿损等。共同海损牺牲的认定和

  • 共同海损的要素

    共同海损的要素,包括基于真实的海难或危险、人为且故意的行为、特殊的损失和开支、合理的行为、为了共同的安全、直接造成的损失以及意外情况下的指挥权等七个条件。共同海损指的是船舶面临危险时,为了维护船货安全而采取的行为所产生的损失。

  • 共同海损可能是全损吗

    至于损失是否属于共同海问损,则需要根据共同海损的原答则来确定。共同海损,是指在同一海上航程中,船舶、货物和其他财产遭遇共同危险,为了共同安全,有意地合理地采取措施所直接造成的特殊牺牲、支付的特殊费用。提出共同海损分摊请求的一方应当负举证责任,证明其损

  • 共同海损担保的几种形式
  • 共同海损如何分摊
  • 共同海损法律适用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