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方是指一般为船公司的实体或个人。
运费收入方取决于订舱的对象,一般包括货代、船代或船公司。
共同海损费用是指采取共同海损措施而产生的额外支出,主要包括避难港费用、代替费用和其他杂费。
根据《海商法》第194条规定,当船舶发生意外、牺牲或其他特殊情况导致损坏时,为了安全完成航程,需要驶入避难港口、避难地点或返回装货港口、装货地点进行修理。在额外停留期间,支付的港口费用、船员工资和给养、船舶消耗的燃料和物料以及因修理而卸载、贮存、重装或搬移船上货物、燃料、物料和其他财产所造成的损失和费用应列入共同海损。
根据《海商法》第195条规定,为代替可以列为共同海损的特殊费用而支付的额外费用,可以作为代替费用列入共同海损。然而,列入共同海损的代替费用金额不得超过被代替的共同海损的特殊费用。代替费用本身并不具备共同海损性质,但支付该费用可以节省或避免支付本应支付的共同海损费用。
根据《海商法》第201条规定,可列入共同海损的其他费用包括垫款手续费和共同海损利息等。
根据《海商法》第193条第2款规定,在任何情况下,船舶或货物因迟延而导致的损失,包括船期损失、行市损失和其他间接损失,均不得列入共同海损。
根据《海商法》第200条规定,未申报或谎报的货物应参与共同海损分摊,其遭受的特殊牺牲不得列入共同海损。如果以低于货物实际价值申报价值,应按实际价值分摊共同海损。在发生共同海损牺牲时,应根据申报价值计算牺牲金额。
当事人还可以将任一版本的理算规则纳入提单、租船合同、保险单或其他纠纷解决协议中,以确定共同海损的损失范围。
共同海损的定义、分摊计算方法和构成条件。共同海损指在同一海上航程中,为共同安全而采取的牺牲和支付的费用,由各受益方按比例分摊。分摊根据各受益方的分摊价值比例进行。共同海损的构成需满足同一航程中的财产遭遇共同危险、共同海损措施有意且合理以及牺牲和费用需
共同海损的成立条件。首先,必须有共同的、真实的危险威胁船舶和货物,仅影响单方的危险不构成共同海损。其次,必须是有意地采取了合理有效的措施,合理指公平适当的行为,有效指因行为使财产得以保全。最后,损失必须是直接的、特殊的,即共同海损行为直接造成非正常的
共同海损与单独海损的联系与区别。两者都属于部分损失,但共同海损是由单独海损引起的。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造成损失的原因、损失承担者、损失内容、损失构成以及涉及的利益方。单独海损是保险标的物本身的非人为有意造成的部分损失,一般由受损方自行承担,但可从保险人
船舶、货物和运费在共同海损情况下的分摊价值计算方法。船舶分摊价值基于完好价值或实际价值计算,货物分摊价值考虑装船价值、保险费及运费等因素扣除不属于共同海损的损失后计算。旅客行李和私人物品不参与分摊。运费分摊价值则基于承运人承担风险并有权收取的运费,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