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2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除了可以自行行使辩护权之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两人作为辩护人。辩护权的设立和行使旨在反驳控诉,并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有利于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材料和意见,以论证犯罪嫌疑人的无罪、罪轻或应减轻、免除处罚。
中国的刑事辩护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和人民法院审判阶段,犯罪嫌疑人可以委托他人为自己辩护。以下是可以担任辩护人的人员:
律师是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具有律师资格并从事律师业务的法律服务人员。律师分为专职律师和兼职律师,都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需要注意的是,具有律师资格和正在执行律师业务的人是不同的。通过全国统一律师资格考试合格后,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可以授予律师资格,但必须申请并获得律师执业证书后才能从事律师业务。即使具备律师资格,没有律师执业证书也不能以律师身份从事业务。法律还规定,国家机关现任工作人员不得兼任执业律师,律师在担任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期间也不得执业。
人民团体主要指共青团、工会组织、妇联组织等。由人民团体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可以担任辩护人,不一定是律师。
监护人主要指未成年人的父母,根据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其法定监护人。如果未成年人的父母没有监护能力或已故,其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兄、姐可以担任监护人。亲友的具体定义在刑事诉讼法中没有明确规定,通常理解为亲戚和朋友。法律规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除了可以选择律师作为辩护人外,还可以选择监护人和其他亲戚朋友作为辩护人,以便根据个人情况充分行使辩护权。
刑事诉讼的目的与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的关系。刑事诉讼旨在惩罚犯罪、保障人权,实现司法公正。我国需完善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的诉讼权利,包括赋予沉默权和律师辩护权利等,并加强监督、完善权力制约机制,防止公权力滥用,确保司法公正和人权保障。当前,我国犯罪嫌疑
辩护人的定义、地位及其主要义务。辩护人代表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行使辩护权利,以维护其合法权益,具有独立的诉讼地位。辩护人的主要义务包括提供证据和意见、遵守看管场所和法庭规定、限制收集与案件相关材料、不得干扰司法机关诉讼活动等。此外,辩护律师还需遵守律师
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辩护律师权益的保障。根据新规定,辩护律师在案件审查起诉阶段就享有查阅案卷材料的权利,包括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被害人的陈述等。河北区人民检察院实施电子阅卷,方便律师查阅案卷,更好地保护犯罪嫌疑人的辩护权,体现了人权保障的进步。河北区检察
刑事辩护的类型及辩护人的身份。刑事辩护包括自行辩护、委托辩护和指定辩护三种类型。辩护人是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或法院指定,帮助行使辩护权的诉讼参与人,其身份包括律师、人民团体推荐的人、监护人及亲友等。辩护人的权利包括独立辩护、阅卷、会见通信和调查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