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相关 > 公务员法 > 我国公务员法规定的公务员回避制度

我国公务员法规定的公务员回避制度

时间:2025-06-20 浏览: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75872

根据我国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若遇到以下情形之一,应当采取回避措施:涉及本人利害关系的情况;涉及与本人有亲属关系人员的利害关系的情况,这些亲属关系人员是根据公务员法第六十八条第一款所列的;以及其他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情况。当公务员面临应当回避的情形时,应当主动向相关机关提出回避申请;而利害关系人也有权利向机关申请公务员回避。此外,其他人员也可以向机关提供公务员需要回避的情况。

公务员之间的回避规定

对于公务员之间存在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情况,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同时,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和财务工作。

回避的目的与申请回避

回避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证案件能够得到客观、公正的处理。因此,只要是对案件处理有影响的人员都应当履行回避义务。

申请回避是指在公务员执行公务时,遇到以下情形之一,应当主动申请回避:

  1. 涉及本人利害关系的情况;
  2. 涉及与本人有亲属关系人员的利害关系的情况;
  3. 其他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情况。

如果公务员存在应当回避的情形,公务员本人应当主动申请回避;而利害关系人也有权利申请公务员回避。此外,其他人员也可以向机关提供公务员需要回避的情况。机关在接到公务员本人或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后,经过审查后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也可以不经申请直接作出回避决定。

公务回避的目的与措施

公务回避是为了保证国家公务员依法公正执行公务而实行的回避制度。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规定,国家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如果涉及到本人或与本人存在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的利害关系,必须采取回避措施。公务回避是一种强制性措施,回避人应当自觉申请。同时,国家行政机关也应当有相应的行政约束,以确保回避措施能够真正达到目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我国公务员法规定的公务员回避制度

    中国公务员法规定的公务员回避制度。公务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遇到涉及本人或亲属的利害关系等情况,应当采取回避措施。回避制度旨在保证公务员能够公正执行公务,确保案件得到客观处理。回避措施包括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等。公务员和利害关

  • 公务员回避制度的类型

    公务员法规定的回避包括任职回避、地域回避、公务回避。回避是指为了防止公务员因个人利益和亲属关系等因素对公务活动产生不良影响,而在公务员所在职务、所执行公务和任职地区等方面做出一定的限制,使其避开有关亲属关系和公务的制度。我国《公务员法》第69条规定,公

  • 公务员回避制度包括哪些

    公务员法规定的回避包括任职回避、地域回避、公务回避。回避是指为了防止公务员因个人利益和亲属关系等因素对公务活动产生不良影响,而在公务员所在职务、所执行公务和任职地区等方面做出一定的限制,使其避开有关亲属关系和公务的制度。我国《公务员法》第69条规定,公

  • 公务员回避的类型主要包括哪些

    公务员法规定的回避包括任职回避、地域回避、公务回避。回避是指为了防止公务员因个人利益和亲属关系等因素对公务活动产生不良影响,而在公务员所在职务、所执行公务和任职地区等方面做出一定的限制,使其避开有关亲属关系和公务的制度。我国《公务员法》第69条规定,公

  • 公务员处分决定的回避是怎样的
  • 公务员回避制度指什么
  • 公务员回避亲属是换岗位吗
行政相关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