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土地利用 > 土地使用权 > 我国土地管理实施垂直管理

我国土地管理实施垂直管理

时间:2025-07-08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76134

我国土地管理实行垂直管理体制,即国家-省级-市县级-乡镇级逐级向上负责制。国家土地行政管理机关为国土资源部,该部门是由地质矿产部、国家土地管理局、国家海洋局和国家测绘局共同组建而成的。国家海洋局和国家测绘局(现名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作为国土资源部的部管国家局。

我国土地管理实施督察制度

国家土地督察局直属国务院,负责对各地土地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国土资源部部长担任土地总督察。国家土地督察局下设北京、上海、沈阳、南京、济南、广州、武汉、成都、西安等9个分局,负责对各地区土地管理情况进行监督。

各级人民政府在土地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各级人民政府在土地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土地管理的前期工作,如城乡规划编制和发布,招商引资等,离不开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工作。另一方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道路、管线工程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国务院批准的建设项目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需要由国务院批准。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如果需要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需要按照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分批次由原批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机关批准。在已批准的农用地转用范围内,具体建设项目用地可以由市、县人民政府批准。

除了上述情况外,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其他建设项目,需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而征收基本农田、超过三十五公顷的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以及超过七十公顷的其他土地的,需要由国务院批准。对于征收上述规定以外的土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备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农村征地款纠纷中的主体资格认定问题

    农村征地款纠纷中的主体资格认定问题。涉及国家依法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问题,司法实践中存在土地征用补偿费用分配争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可以从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两个方面确定纠纷主体,包括农民个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土地管理部门等。

  • 违法征地和合法征地的区分

    违法征地和合法征地的区分。关键在于判断土地征收行为是否符合土地管理法的规定,是否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并按照批文进行征收。文章还介绍了土地公有制、国家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的划分、国家征收土地的条件和范围、征收审批程序等。

  • 双方写的换地合同是否有效?

    换地合同的法律效力问题。合同有效性取决于是否违反国家土地管理法律规定。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承包方可以互换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合同法规定了合同无效的情形。换地合同需注意符合法律要求,避免欺诈、胁迫等手段订立合同,并需经发包方同意。

  • 农村宅基地的征收与补偿规定

    农村宅基地征收与补偿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家可以依法征收或征用土地并给予补偿。征收宅基地的补偿项目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等。同时,也讨论了农村宅基地纠纷的处理方法,包括保护国家、集体的宅基地所有权和公民、法人的宅基地使用权。

  • 我国土地管理实施垂直管理
  • 咨询:2015年农村耕地补偿标准
  • 农村集体土地转包转让合同中的违法问题及解决方法
土地利用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