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转载时,应尽量选择已经签订供稿、供图协议的作品,或者是已经明确授权使用的作品,而避免转载来源不明的作品。此外,媒体可以考虑与其他媒体签订资源合作互用协议,以互相使用对方的原创作品,从而扩大可供使用的作品范围。
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一些时事性新闻可以无偿转用,但如果新闻中包含评论内容,就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如果确有必要转载未经授权的作品,并且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可以在文章后注明稿费领取的联系方式。虽然这不能完全避免侵权,但可以降低诉讼风险,至少可以降低侵权的主观恶性。
在转载他人视频时,应注意避免侵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规定,网站链接他人录音录像作品时,应承担共同侵权责任。为了避免著作权问题,媒体可以选择严格转载央视、卫视等权威机构的时事类视频新闻。如果确实需要转载无法联系权利人的视频,可以依据《著作权法》和《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委托中国版权协会和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收取转载费用,以避免侵权。
传统纸媒转载他人作品时,权利人通常可以通过网络搜索查询得知。因此,在将转载作品传到自己的网站上时,应尽量进行技术性处理,如删除或替换该稿件或图片,以避免侵权诉讼。
网络编辑转载报纸内容的法律焦点和违法后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网站转载报纸内容引发争议。法律对报纸内容的保护有限,部分不受著作权法保护。对于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网站转载需征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网络编辑转载未经许可且不支付报酬可能会承担停止转载
网络侵权诉讼的程序与要点。首先,受害者需要收集证据以证明侵权行为的存在,包括诉前证据保全和网页公证等方式。其次,选择适当的起诉地有利于诉讼效率和当事人参与。在起诉时,需准备起诉状、相关证据及证据清单。网络侵权行为包括侵犯个人隐私、损害公众对经营主体的
网络作品著作权保护的现状和法律保护。网络具有资源共享的特性,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无视著作权保护的前提条件。网络著作权侵权表现为未经授权的转载和使用、不支付稿酬、不注明出处和公然剽窃等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转载者需支付报酬并注明出处,
南京婚礼摄影师雷凯在微信朋友圈发帖抱怨司仪的行为,引发了一场关于名誉权的纠纷。雷凯对司仪的不满言论引发了众多网友的支持,司仪储涛因此愤怒并提起诉讼。法院判决雷凯侵犯了储涛的名誉权,需删除侵权内容并公开赔礼道歉。此案例提醒人们,微信发帖亦受法律制约,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