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人越南海防商业贸易进出口公司于1995年11月14日向海事法院提出了扣押船舶的申请,申请扣押马耳他阿法罗纳航运有限公司所属的停泊于蛇口港的“科罗”轮(M/V CORAL),要求被申请人提供1,000,000美元的担保。
根据申请人提供的合同,申请人与佳华国际公司(以下简称佳华公司)于1995年6月1日签订了买卖合同,约定由申请人向佳华公司购买25,000公吨的巴西原糖,单价CIF海防392.8美元/吨,总金额9,820,000美元,货物交付地点为越南海防。
被申请人所属的“科罗”轮于9月3日抵达巴西桑托斯港,开始装运申请人购买的原糖。9月14日装载完毕,并由SGS巴西公司对“科罗”轮的7个货舱进行了签封。同日,“科罗”轮船长签发了编号为1-7号的七套正本提单,提单载明货物为透明散装原糖,装货港巴西桑托斯,卸货港越南海防港,承运船“科罗”轮,收货人凭指示,通知方为申请人,“清洁装船,运费已预付”。七套提单记载的货物总重量为22,800吨。
经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协商,卸货港改为中国蛇口。11月10日,“科罗”轮抵达中国蛇口港并开始卸货。
在卸货前,蛇口招商港务股份有限公司发现货物含有块状杂质和其他杂质,向申请人发函告知。申请人认为作为“科罗”轮所载货物的收货人及提单持有人,具有据以申请扣押船舶的海事请求权,为保全海事请求权,特申请扣押“科罗”轮。
海事法院经审查认为申请人的申请符合法律规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于1995年11月14日裁定:一、自即日起扣押被申请人马耳他阿法罗纳航运有限公司所属的“科罗”轮;二、责令被申请人在收到裁定书之日起30内提供1,000,000美元的担保。同日,海事法院执行人员登上“科罗”轮,向船长宣读并送达了民事裁定书和扣押船舶命令。
被申请人于11月19日向海事法院提供了中国船东互保协会出具的1,000,000美元的担保函。海事法院于11月20日解除对“科罗”轮的扣押。
诉讼前扣押船舶是海事法院根据海事请求人在提起诉讼之前的扣押船舶申请,对船舶实施扣押的诉讼前财产保全措施。申请诉讼前扣押船舶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包括提交书面申请并提供证据。本案中,申请人以传真形式提出了扣押船舶的申请,海事法院接受了这种形式的申请。海事法院根据法律规定对申请进行审查,并裁定扣押船舶,并要求被申请人提供担保。被申请人提供了担保后,海事法院解除了对船舶的扣押。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重要性及其在船舶碰撞事故中的责任划分。文章介绍了船舶碰撞损害赔偿的要件,阐述了正确理解和运用背离规则的情况,并指出海事执法人员在分析碰撞责任时,应根据事实经过和双方的避让措施来判断。文章还详细说明了船舶碰撞事故责任的三种情况。
共同海损的定义、分摊计算方法和构成条件。共同海损指在同一海上航程中,为共同安全而采取的牺牲和支付的费用,由各受益方按比例分摊。分摊根据各受益方的分摊价值比例进行。共同海损的构成需满足同一航程中的财产遭遇共同危险、共同海损措施有意且合理以及牺牲和费用需
船舶碰撞事故的处理程序。发生碰撞后,需采取紧急措施了解概况并报告。处理船体破损和油污染时,需采取措施减少进水、组织排水和堵漏,并处理火灾和油污染。对于人员伤亡和沉船,需立即抢救和施救,维持通航秩序和进行信息交流。航行前需进行全面检查,包括主辅机情况、
海难救助的定义、概述、管辖规定以及构成要件。海难救助是指在任何水域中对遭遇海难的船舶、货物等进行救助的行为。管辖规定包括专属管辖、地域管辖和有管辖权争议案件的管辖。海难救助的构成要件包括救助发生在海上或与海相通的可航水域、被救物必须是法律所认可的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