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工发生工伤后,首要任务是进行抢救治疗,以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如果伤情危急,应立即送往最近的医院进行抢救。
单位主管应当及时向人事部门提出报告,详细描述事故发生的经过,包括时间、地点、人物等,并将报告留存备案。
人事部门应当提交相关数据,书面向社保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按照规定申请医疗补助。
单位主管和受伤员工需要配合提供以下相关数据:
在工伤职工的医疗治疗结束后,单位应陪同受伤员工携带以下资料前往社保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将于七个工作日内在社保局领取。领取鉴定结论时,单位经办人应携带《领取鉴定结论回执》、单位公章及工作证复印件(原件带上备查)或单位证明。被鉴定人应携带《领取鉴定结论回执》、身份证复印件(原件带上备查)。
工伤待遇包括工伤医疗待遇和工伤补偿待遇,需要一同预约时间办理。
申领工伤医疗待遇时,需要准备以下资料:
只有评定了伤残等级的工伤职工才需要申领工伤补偿待遇。申领时需要准备以下资料:
工伤赔偿金的支付时限及相关内容。工伤赔偿金一般在递交审核后两个月内到账,包括治疗费、康复费、生活费等。此外,文章还详细说明了工伤赔偿案件的律师费用计算比例,根据不同争议标的金额有不同的费率。同时,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列举了应被认定为工伤的情形。
工伤认定程序及注意事项。首先进行事实劳动关系认定,如发生争议可仲裁。在认定为劳动关系且劳动者无过错、工伤发生一年内,进行工伤认定。区分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无资质企业无法认定工伤,损害劳动者权益。如用人单位不认定,可向上级人社部门申请复核并鉴定。工伤申
工伤认定的相关程序和争议解决办法。包括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工伤认定申请的调查核实、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工伤认定的时间限制以及申请流程。同时,也阐述了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申请工伤认定时,应承担的费用和责任。文章旨在为工伤性质争议提供明确的解决途径。
公司不能劝退员工的法律情形,包括劳动者存在职业病、工伤、医疗期等特殊情况以及女职工的特殊保护等。对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因劝退产生的争议,劳动者应当保留好证据并谨慎处理,避免被用人单位以旷工为由解除劳动合同而失去经济补偿。同时,劳动者应了解相关法律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