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职工发生工伤后,首要任务是进行抢救治疗,以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如果伤情危急,应立即送往最近的医院进行抢救。
单位主管应当及时向人事部门提出报告,详细描述事故发生的经过,包括时间、地点、人物等,并将报告留存备案。
人事部门应当提交相关数据,书面向社保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按照规定申请医疗补助。
单位主管和受伤员工需要配合提供以下相关数据:
在工伤职工的医疗治疗结束后,单位应陪同受伤员工携带以下资料前往社保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将于七个工作日内在社保局领取。领取鉴定结论时,单位经办人应携带《领取鉴定结论回执》、单位公章及工作证复印件(原件带上备查)或单位证明。被鉴定人应携带《领取鉴定结论回执》、身份证复印件(原件带上备查)。
工伤待遇包括工伤医疗待遇和工伤补偿待遇,需要一同预约时间办理。
申领工伤医疗待遇时,需要准备以下资料:
只有评定了伤残等级的工伤职工才需要申领工伤补偿待遇。申领时需要准备以下资料:
工伤鉴定的程序与范围。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停工留薪期确认等内容的鉴定范围。具体程序包括职工申请伤残等级评定、提交相关证明和鉴定费交纳等步骤。工伤鉴定结果应在员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后一定时间内下达,如遇争议可延迟下达。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市级鉴定委员会将
张康申请工伤认定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因无法确定其与天心(南京)木业有限公司的劳动关系,工伤认定申请被暂时中止审理。建议张康向劳动争议仲裁部门申请仲裁解决劳动关系问题。
工伤是否属于劳动争议的问题。劳动争议涉及劳动的权利与义务上的分歧,工伤索赔属于民事纠纷,需先进行劳动仲裁。工伤赔偿项目包括一般伤害赔偿、伤残赔偿和死亡赔偿等。处理工伤争议时,应遵循依法处理、平等对待、调解和及时处理的原则。
工伤是否属于劳动争议及其相关事项。工伤属于劳动纠纷,必须经过劳动仲裁程序处理,不能直接起诉。工伤赔偿的申诉时效应从伤残评定之日起计算。许多工伤职工因不熟悉劳动法律而忽略诉讼时效,导致权益受损。工伤认定和伤残等级鉴定是提起仲裁或诉讼的前提。被认定为工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