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自行辩护
自行辩护是指犯罪嫌疑人亲自对被指控的犯罪行为进行辩解,提出无罪、罪轻或应从轻、减轻、免除处罚的理由和根据。(二) 委托辩护
委托辩护是指犯罪嫌疑人委托他人代为进行辩护,由辩护人提出无罪、罪轻或应从轻、减轻、免除处罚的理由和根据。犯罪嫌疑人在委托他人为自己辩护的同时,仍然保留自行辩护的权利。(一) 律师
律师是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具有律师资格并正在执行律师业务的法律服务人员。律师可分为专职律师和兼职律师,两者都可以被委托担任辩护人。需要注意的是,具有律师资格的人与正在执行律师业务的人是不同的。只有通过全国律师资格统一考试并取得律师执业证书的人,才能以律师名义从事律师业务。此外,国家机关的现职工作人员不得兼任执业律师,律师在担任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期间也不得执业。(二) 人民团体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
人民团体主要指共青团、工会组织、妇联组织等。由人民团体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可以不是律师。(三)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
监护人主要指未成年人的父母,根据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其法定监护人。如果未成年人的父母不具备监护能力或已去世,其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兄、姐可以担任监护人。亲友通常指亲戚和朋友。刑事诉讼法并未明确规定亲友的具体范围,一般理解为亲戚和朋友。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除了可以选择律师作为辩护人外,还可以选择监护人和其他亲戚朋友作为辩护人,以便更方便地行使辩护权。1. 向朋友打听是否熟悉的律师,可以咨询曾为朋友打赢过官司或公司提供法律顾问服务的律师,然后请该律师推荐擅长辩护的律师。
2. 到本地知名高等学府的法学专业寻找研究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专家学者(很多学者同时也是执业律师),这些学者专家型律师的理论水平较高,承办案件的效果往往出人意料(这些学者还会到办案机关进行专业理论培训,因此人脉关系更为通畅)。
3. 在网络上搜索相关专业律师,通过阅读他们过去承办案件的结果,了解他们的专业实力,然后再决定是否委托。
刑事诉讼中的辩护人制度。辩护人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使辩护权,维护其合法权益。辩护人的范围广泛,包括律师、人民团体推荐的人等。被告人享有多种辩护权,如陈述权、辩论权等。刑事辩护分为自行辩护、委托辩护和指定辩护三种方式,辩护人需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证据
刑事案件审理辩护人和民事案件诉讼代理人的数量限制。在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委托一至两名辩护人,而执行刑罚或被限制自由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是独立的诉讼参与人,负责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而在民事案件中,当事人和法定代理人可委托一至两名诉讼代理人
辩护人的权利和义务。辩护人在不同诉讼阶段拥有多项权利,如接受委托、查阅案件材料、调查取证、提出辩护意见等。同时,辩护人也有义务维护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合法权益,遵守法律,不得隐匿证据、干扰司法诉讼活动。辩护律师与其他辩护人的诉讼权利有所差异。
刑事委托辩护人的适用情形和指定辩护的规定。在公诉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委托律师。对于自诉案件的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在特定阶段应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指定辩护适用于审判阶段,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