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第三十三条适用于现役军人和现役军人的配偶。
1. 现役军人:指具有军籍的人,包括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服现役、具有军籍和军衔的军官、士兵。具体包括:
- 现役军官:被任命为排级以上职务或者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并授予相应军衔的现役军人。
- 军士长、专业军士:均属士官、志愿兵役制士兵。军士长是指被任命为基层行政或者专业技术领导管理职务的现役士兵。专业军士是指服现役满5年以上,自愿继续服现役,经批准担任专业技术工作的现役士兵。
- 军士、兵: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被授予上士、中士、下士,以及上等兵、列兵军衔的义务兵役制士兵。年龄尚幼的大多数士兵不适用本条规定。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虽然不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编制序列,但在婚姻问题上仍按现役军人婚姻问题处理。
现役军人不包括:一是在军事单位中未取得军籍的职工;二是退役军人,包括复员军人、转业军人、退休军人、离休军人以及退役的革命伤残军人;三是在地方担任某种军事职务的人员,如不属于军队编制的在武装部工作的干部、编入民兵组织或者经过登记的预备役士兵。
2. 现役军人的配偶:指与现役军人合法登记结婚并领取结婚证的非军人一方。
1. 双方都是现役军人的离婚案件不适用本条规定。本条的立法意图是限制军人配偶的离婚请求实现权,对军人一方的意愿给予特别支持。如果双方都是现役军人,无论谁首先提出离婚诉讼,适用本条规定将妨害另一方军人的利益,与该条特殊保护军人婚姻的立法意图不符。
2. 现役军人主动向非军人提出离婚的案件不适用本条规定,应按一般离婚纠纷处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于1980年发布了《关于军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暂行规定》,该文件规定:“现役军人提出离婚,应持严肃慎重的态度,不违反法令,不败坏道德。申请离婚者须经所在单位团以上政治机关同意,并出具证明,方可到地方婚姻登记机关登记离婚,或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
如果婚姻基础和婚后感情良好,人民法院应协助现役军人所在单位对军人的配偶进行说服教育,劝其珍惜与军人的婚姻关系,正确对待婚姻问题,尽量调解和好或判决不予离婚。但如果感情确已破裂,无法继续维持夫妻关系,经调解无效,人民法院应通过军人所在单位的政治机关,经军人同意后,方可准予离婚。
“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是指在“须得军人同意”的前提下。军人一方不是绝对必须同意离婚,如果夫妻感情破裂是由于军人一方的重大过错造成的,非军人配偶一方也可以提出离婚,但过错限定在“重大过错”而非一般的过错。哪些属于军人一方的“重大过错”将由最高人民法院根据审判实践作出具体的司法解释。总之,在处理涉及军人的离婚问题时,有关部门必须慎重对待,严格把握。
中国法律对军婚的特殊保护措施。从婚姻法的颁布到现行法律的规定,都体现了对现役军人婚姻的稳定保障。现行婚姻法第26条为处理现役军人离婚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和新刑法也保留了保护军婚的条款。最高人民法院对军婚保护做出司法解释,
中国法律关于离婚后孩子抚养权的问题,特别是在一方再婚的情况下。女方在男方再婚若对子女成长不利,有权协商变更抚养权。若协商无果,可提起诉讼。同时,也讨论了扶养子女的一方再婚后去世,子女抚养权的问题,主要考虑继父母和继子女之间是否形成扶养关系。离婚不会消
中国婚姻法的相关规定,男方在女方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一般不得提出离婚。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如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等。此外,文章还介绍了诉讼离婚的程序和阶段,包括起诉、答辩和开庭审理等步骤,以及离婚诉讼的时间限制。
破坏军婚罪的特征以及军人离婚案件的审理程序。破坏军婚罪涉及婚姻法规定的一夫一妻制婚姻关系中的现役军人的婚姻关系,其犯罪主体包括非现役军人与现役军人的配偶结婚或同居等情况。军人离婚案件的起诉条件包括原告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等,起诉方式可以是书面或口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