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北京理算规则》,共同海损的范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共同海损包括为了抢救船舶和货物等而造成的合理损失。
共同海损还包括船舶驶入避难港所产生的额外费用。
共同海损还包括船舶由于驶往避难港而延长航程和在避难港额外停留期间支付的船员工资和给养,以及消耗的燃料和物料的费用。
共同海损还包括救助费用、抢卸和重装货物等的费用以及其他额外费用。
根据这一规定,共同海损的存在是基于共同危险的前提,旨在追求共同安全。然而,共同海损不包括为了安全续航而产生的费用和损失。
为了符合国际习惯,《北京理算规则》还规定,船舶因本航程中的意外事故,为了安全地完成航程必须修理时,在修理港合理停留期间所产生的某些额外费用和损失也可以列入共同海损。
为了提高共同海损理算工作的效率,《北京理算规则》制定了以下规定:
共同海损理算应尽量简化,避免繁琐的手续和计算。
理算书应力求简明扼要,便于执行。
对于案情简单的共同海损案件,可以进行简易理算。对于共同海损金额较小的案件,经征得主要有关方的同意,可以不进行理算。
共同海损的定义、分摊计算方法和构成条件。共同海损指在同一海上航程中,为共同安全而采取的牺牲和支付的费用,由各受益方按比例分摊。分摊根据各受益方的分摊价值比例进行。共同海损的构成需满足同一航程中的财产遭遇共同危险、共同海损措施有意且合理以及牺牲和费用需
当事人依法订立的仲裁协议,受各国法律的保护,除法院认为该协议无效、失效、或不能执行外,法院应强制执行当事人间业已订立的仲裁协议。《纽约公约》确立的倾向于执行仲裁协议的观念,算得上是仲裁协议方面的最大发展。1985年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的《示范法》第8条
根据联合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电子商务示范法》,电子商务是指利用数据电文进行的商业活动。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交易在网上的进行,使得电子合同之一基础与核心在商业上广泛应用。因此电子合同也被称为“无纸合同”。同时,由于信息的传递具有网络化、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是以仲裁方式,独立公正地解决国际经济贸易争议的常设国际商事仲裁机构。仲裁委员会是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1954年5月6日的决定,于1956年4月设立的,当时名称为对外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