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北京理算规则》,共同海损的范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共同海损包括为了抢救船舶和货物等而造成的合理损失。
共同海损还包括船舶驶入避难港所产生的额外费用。
共同海损还包括船舶由于驶往避难港而延长航程和在避难港额外停留期间支付的船员工资和给养,以及消耗的燃料和物料的费用。
共同海损还包括救助费用、抢卸和重装货物等的费用以及其他额外费用。
根据这一规定,共同海损的存在是基于共同危险的前提,旨在追求共同安全。然而,共同海损不包括为了安全续航而产生的费用和损失。
为了符合国际习惯,《北京理算规则》还规定,船舶因本航程中的意外事故,为了安全地完成航程必须修理时,在修理港合理停留期间所产生的某些额外费用和损失也可以列入共同海损。
为了提高共同海损理算工作的效率,《北京理算规则》制定了以下规定:
共同海损理算应尽量简化,避免繁琐的手续和计算。
理算书应力求简明扼要,便于执行。
对于案情简单的共同海损案件,可以进行简易理算。对于共同海损金额较小的案件,经征得主要有关方的同意,可以不进行理算。
一起船舶进水事故引发的保险纠纷案例。船舶在躲避台风时发生进水事故,导致货物严重损失。货方由多份保单承保,总金额超过900万元人民币。争议焦点在于共同海损是否成立及费用分摊问题。经过船舶公正检验、海事法院审理等程序,最终达成调解,承运人赔偿货物保险人7
共同海损与单独海损的联系与区别。两者都属于部分损失,但共同海损是由单独海损引起的。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造成损失的原因、损失承担者、损失内容、损失构成以及涉及的利益方。单独海损是保险标的物本身的非人为有意造成的部分损失,一般由受损方自行承担,但可从保险人
船公司提出的共同海损要求及收货人的处理方式。船公司要求收货人在目的港提货前提供共同海损分摊费用担保,共同海损是指在海上航程中,为共同安全采取的措施导致的特殊牺牲和费用。收货人应了解相关规则,在船方无免责过失的情况下可拒绝分摊,并通过理算机构处理。
共同海损牺牲及共同海损费用的相关内容。共同海损牺牲包括抛弃货物、扑灭火灾、切除残留部分等损失情况。共同海损费用则涉及救助报酬、减裁费用、避难港费用等。文章还提到各国法律对于共同海损的规定可能存在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