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当抵押担保人抵押的财产无法完全清偿债务时,人民法院有权对抵押担保人的其他财产进行执行以清偿债务。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38条规定,当被执行人没有足够的金钱能力支付债务时,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对被执行人的其他财产采取查封、扣押等措施。裁定书应当送达被执行人。
如果需要有关单位的协助才能实施上述措施,应当向有关单位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并将裁定书副本一并送达有关单位。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90条规定,如果被执行人为公民或其他组织,其全部或主要财产已被一个人民法院根据生效的法律文书查封、扣押或冻结,并且没有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或其他财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在被执行人的财产被执行完毕前,已经取得金钱债权执行依据的其他债权人可以申请对该被执行人的财产参与分配。
关于担保物权与诉讼时效制度的关系,担保法体系和物权法作出了不同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应当充分注意到这一立法制度的变动状况。
根据担保法《解释》的规定,当担保物权所担保的债权的诉讼时效结束后,担保权人在诉讼时效结束后的两年内仍可以行使担保物权,人民法院应予以支持。然而,根据物权法第202条的规定,抵押权人应当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行使抵押权,如果未行使,人民法院将不予保护。这两者之间的差异非常明显。
担保法《解释》明确规定了在主债权诉讼时效超期后的两年内仍可行使抵押权的权利。这一规定的理论依据是认为抵押权是一种独立的物权,不应受到主债权诉讼时效的限制。然而,物权法将抵押权的实现期限与主债权的诉讼时效直接联系起来,使得二者在司法保护期上完全重叠。一旦主债权诉讼时效届满,抵押权也将失去强制力的保护,丧失了依据旧法享受“缓期两年”特权的权利。
诉前保全的费用问题,我国相关法律要求申请人在申请诉前财产保全时需缴纳费用并提供担保。具体缴纳费用的范围包括申请执行判决、裁定等,并详细说明了申请诉前保全的流程和条件。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需在规定时间内作出裁定并采取保全措施,否则将解除保全。
破产债权的构成条件,包括债权的性质、财产上的请求权以及在破产宣告前成立的债权。破产债权是破产债权人所享有的一种请求权利,只能通过破产程序的强制执行来实现。文章还介绍了破产债权的定义,与破产费用请求权、取回权和有担保债权人行使的除权进行了区分。
保证方式的约定对能否直接起诉担保人的影响。根据《担保法》,保证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一般保证下,需先起诉债务人并依法强制执行其财产后,才能起诉保证人;连带责任保证或未约定保证方式的情况下,债权人可直接起诉借款人或保证人。
破产债权的范围及其特征。破产债权的范围包括无财产担保的债权、放弃优先受偿权的债权和担保物价值低于债权额的部分。其特征是必须在破产程序开始前成立、不享有优先受偿权但可以强制执行,只能通过破产程序行使。构成要件包括在破产宣告前成立、不享有优先受偿权、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