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法则 > 见义勇为的法律特征

见义勇为的法律特征

时间:2025-07-18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77417

见义勇为是指自愿为了保护国家、集体利益或他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而采取行动的行为。根据法律,见义勇为具有以下几个法律特征:

1. 主体

见义勇为的主体必须是非负有法定职责或义务的自然人。那些在履行法定职责或义务时采取行动的人不能被视为见义勇为的主体。例如,警察抓小偷时不能被认定为见义勇为。

2. 客体

见义勇为所保护的客体包括国家、集体利益或他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那些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而与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斗争的行为不能被视为见义勇为。

3. 主观方面

见义勇为的主观方面表现为积极主动、不顾个人安危。

4. 客观方面

见义勇为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国家、集体利益或他人的人身和财产正在遭受侵害时,义无反顾地与危害行为或自然灾害进行斗争的行为。

我国对见义勇为的保护

我国对见义勇为的保护体现在民法和刑法中。

民法保护

根据《民法总则》第183条,如果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而自己受到损害,侵权人应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要求适当补偿。如果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可以要求受益人给予适当补偿。根据第184条,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而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刑法保护

根据《刑法》第20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如果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仲裁代理人的定义和特征

    仲裁代理人的定义、法律特征、类型以及权限。仲裁代理人是根据法律规定或当事人授权委托,代表一方当事人进行仲裁活动,以维护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其代理性质、代理权限、维护被代理人权益和不能作双方代理人的法律特征突出。另外,文章还介绍了法定仲裁代理人和委托仲

  • 破坏军婚罪的法律规定

    破坏军婚罪的法律规定。文章介绍了破坏军婚罪的定义,即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结婚或同居的行为;同时强调了军婚受到国家法律的重点保护,破坏军婚罪将受到刑法的严厉打击;此外,文章还详细说明了破坏军婚罪的刑罚特征,包括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

  • 附随义务的法律特征及其不确定性

    附随义务的法律特征及其不确定性。附随义务在合同关系中具有附随性,其地位较低且法律效力较弱,主要存在于判例学说中。附随义务的产生是不确定的,与合同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有关,包括告知、说明、照顾等义务。违反附随义务的责任不明确,导致其在调整现代合同关系时

  • 涉外民事纠纷的含义

    涉外民事纠纷的含义、特征和解决方式。涉外民事纠纷涉及外国人和中国公民之间的纠纷,适用我国民事诉讼法。其特点涉及国家主权、期间较长、需要选择适用法律和有时需要外国法院协助。在诉讼中,外国律师不能在我国以律师身份出庭,当事人需委托我国律师或所在国律师以非

  • 家庭冷暴力的法律定义和特征
  • 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与我国现行《票据法》的冲突
  • 商号权的法律性质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