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临时工清退政策的实施
时间:2025-04-08 浏览:3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新劳动合同法的修订与临时工权益
2003年7月1日起,我国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这一新政的最大亮点在于明确规定了“临时工”享有与用工单位“正式工”同工同酬的权利,并赋予人社部门依法开展经营劳务派遣业务行政许可的权利。然而,新政同时规定各行政事业单位的临时工核定人数不得超过10%,这意味着各单位的驾驶员、协管员等劳务派遣人员基本上要被清退。
广州市人事局的清退通知
为了贯彻新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广州市人事局下发了《关于编报2003年机关、事业单位增人计划的通知》,明确规定机关、事业单位严禁无计划超计划进人,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并要求坚决清退机关、事业单位的编外人员和临时工。
严格控制人数与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通知要求机关、事业单位严格控制职工人数,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如果机关单位确实需要增加人员,必须在编制限额内,并且只能在职位职数空缺的情况下按照计划增加人员。事业单位的新增人员应优先考虑军队转业干部、大中专毕业生等政策性优先就业人员,以实现队伍结构的优化。同时,还要严格控制财政核拨经费和核拨补助经费单位的人员总量。对于工勤人员,必须根据岗位空缺情况合理安排,严禁无计划、超计划进人。
坚决清退编外人员和临时工
通知明确要求机关、事业单位要坚决清退编外人员和临时工。这一举措旨在进一步规范用工行为,确保人员编制的合理性和稳定性。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各机关、事业单位将能够更好地控制人员数量,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同时保障临时工享有与正式工同等的权益。这将有助于提高用人单位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促进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和谐发展。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的辩护词
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的辩护内容。文中介绍了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法律规定,并指出XX区价格认证中心的《价格评估报告书》不能作为定案依据,同时李XX出售国有资产的行为已超过追诉时效。最终请求法院依法宣告李XX无罪。
-
公证处的介绍
本文介绍了公证处的职能和作用,包括办理涉外、涉港澳台及国内民事和经济公证。公证处是国家司法证明机构,依法独立行使公证职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公证机构的设立需满足一定条件并经过批准。目前公证处的性质不确定,有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合伙性质等。
-
工资贷款申请条件及流程
工资贷款的申请条件及流程。申请工资贷款需满足条件如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及企业职工等,并需提交相关个人资料。贷款流程包括提出申请、银行审查、签订借款合同和发放贷款。贷款额度根据借款人月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确定,最高限额为每笔不超过人
-
事业单位人员自动离职的法律处理方式
事业单位人员自动离职的法律处理方式,包括旷工论处和除名处理。同时定义了自动离职和擅自离职的含义,即劳动者未经通知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和单位的行为。此外,文章还涉及员工人事档案与工作范围的限制以及事业单位人员的劳动关系和辞职规定,包括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
-
能否将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投资
-
保证合同的形式要求
-
工人退休年龄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