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和解的相关程序及条件
时间:2025-03-03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拘留后,如果想自救一种措施,那就是和解。刑事和解是指嫌疑人向受害人赔礼道歉,向被害人作出经济补偿取得被害人的谅解的行为,当然刑事和解有条件和范围的,那么刑事案件和解后手续是怎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
一、刑事案件和解后的处理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九条的规定,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二、刑事和解的条件
刑事和解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 犯罪嫌疑人(加害人)须认罪。即需要作有罪答辩。这是刑事和解程序的首要条件,也是双方疏通情感阻滞的渠道,如果犯罪嫌疑人不认罪,则无法进行和解。2. 和解出于双方自愿。一般而言,被害人自愿必不可少,但绝大多数情况下也要求加害人的自愿。3. 刑事和解适用的案件条件。刑事和解的范围可以进一步扩大,包括部分法定刑在三年以上的案件以及部分法律规定可以附带民事赔偿的案件。犯罪情节恶劣、严重侵犯国家和公共利益的重大案件、累犯及应当数罪并罚的案件,不适用和解,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解决。
三、适用刑事和解的案件范围
1. 未成年人的轻微刑事案件可适用刑事和解。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给予特殊、优先的保护是各国法律都予以遵循的一个原则。根据《儿童权利公约》和《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的规定,对于未成年人的轻微刑事案件适用刑事和解是非常有必要的。2. 七十岁以上老年人的轻微刑事案件可适用刑事和解。根据我国新修订的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对七十岁以上的老年人的刑事犯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考虑到年逾七十者的人身危险性已大大降低,可以考虑适用刑事和解。3. 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案件不可适用刑事和解。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案件具有特殊性,他们行使公权力,必须对国家的委托忠诚和诚信。职务犯罪案件侵犯的是公共法益,因此不宜适用刑事和解制度。4. 熟人之间的案件可适用刑事和解。对于熟人之间的案件,法律已经明确规定要予以从轻、减轻处罚。在熟人之间,常常受到伦理、道德、情义等因素的影响,可以尽量少用或者不用刑罚来控制、预防犯罪,这种社会效果有时甚至比用刑罚换来的社会效果更佳。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和解程序及其规定
刑事和解程序及其规定。新《刑事诉讼法》对刑事和解进行了专门规定,涉及公诉案件的诉讼程序。刑事和解适用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轻微犯罪案件,并有利于维护被害人利益、矫正犯罪、改善犯罪人与被害人关系、降低诉讼成本等。文章还包含了一个具体的刑事和解协议案例。
-
刑事和解谅解书的撰写方法
刑事谅解书的撰写方法和应用场景。在纠纷发生后,双方经过协商达成赔偿协议,受害人同意谅解犯罪嫌疑人,不再追究其刑事责任,并请求司法机关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依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双方和解可以获得从宽处理和不起诉等处理结果。
-
刑事和解的相关程序及条件
刑事和解的相关程序及条件。在刑事案件中,如果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都会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对被告人从宽处理。刑事和解的条件包括犯罪嫌疑人认罪、双方自愿,并适用于轻微刑事案件如未成年人和七十岁以上老年人的案件,但不适用于国家工作人
-
刑事和解的程序理解问题
刑事和解的定义、特点、限制条件和适用范围。刑事和解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通过直接沟通、共同协商达成民事赔偿和解协议,司法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从宽处理的诉讼活动。其特点是私人之间的和解,当事人自愿合意的产物,非国家司法机关主导。
-
刑事和解程序是什么时候提出
-
从司法层面看检察机关在刑事和解程序中的作用
-
刑事和解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