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现实生活中,经常会有行政侵权的事情发生,出现行政侵权的行为给受害人造成损失的,行政机关要负担行政赔偿的责任。那么执法机关如何审查赔偿申请,怎样算通过呢?手心律师网为读者进行解答。
一、行政机关审查赔偿申请的立案和审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当事人在提起行政诉讼的同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或者因具体行政行为和与先例行政职权有关的其他行为侵权造成损害提出行政赔偿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分别立案,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合并审理,也可以单独审理。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赔偿案件时,将重点审理当事人之间的行政赔偿争议,并作出相应的裁判。
二、行政赔偿案件的调解
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赔偿案件时,可以根据合法和自愿的前提,对赔偿范围、赔偿方式和赔偿数额进行调解。如果调解成立,应当制作行政赔偿调整书。
三、原告申请撤诉的审查
如果被告在一审判决前与原告达成赔偿协议,并且原告申请撤诉,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审查并裁定是否准许。
四、举证责任和证据提供权
在行政赔偿诉讼中,原告对自己的主张承担举证责任。被告有权提供证据证明不予赔偿或减少赔偿数额。
五、驳回赔偿请求的判决
如果被告的具体行政行为尚未对原告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或者原告的请求没有事实或法律依据,人民法院应当判决驳回原告的赔偿请求。
六、确认赔偿义务机关违法行为的确认
对于未经确认程序直接提起行政赔偿诉讼的案件,人民法院在判决时应当确认赔偿义务机关的致害行为是否违法。
七、行政赔偿案件的法律文书
人民法院对单独提起行政赔偿案件作出的判决,法律文书的名称为行政赔偿判决书、行政赔偿裁定书或行政赔偿调解书。
申请行政赔偿的条件
申请行政赔偿必须同时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一、受侵害人的资格
赔偿请求人必须是受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违法具体行政行为直接侵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如果受侵害的公民已经死亡,其继承人和其他有扶养关系的亲属可以作为赔偿请求人;如果受侵害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已经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作为赔偿请求人。
二、赔偿义务人的确定
申请行政赔偿必须有明确的赔偿义务人,且赔偿义务人之一必须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三、具体请求、事实根据和理由
申请行政赔偿必须具备明确的请求、事实根据和理由。
四、具体行政行为的违法确认
申请行政赔偿必须基于已经依法确认为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
五、申请期限的遵守
申请行政赔偿必须在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内提出。
行政赔偿申请的审查流程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人民法院在接到原告单独提起的行政赔偿起诉状后,应当进行审查,并在七日内立案或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如果人民法院在七日内无法确定是否受理,应当先予受理。在审理过程中,如果发现不符合受理条件,应当裁定驳回起诉。如果当事人对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的裁定不服,可以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