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担保法》规定,债权人和担保人谁需要还钱,取决于担保的方式。对于一般保证方式,当债务人无法履行还款义务,并且债权人已通过起诉或仲裁方式对债务人的全部财产进行了执行,但仍无法收回欠款时,担保人需要履行担保责任。
一般保证方式要求双方明确约定债务人无法还款才能履行担保责任。因此,当债务人不还款时,债权人首先应找债务人要求偿还,而不是找担保人。只有在债务人仍不还款的情况下,债权人才能向法院起诉债务人,而不是担保人。只有当债务人已无法履行还款义务,而担保人仍不承担担保责任时,债权人才可以向法院起诉担保人。
对于连带保证方式,债务人和担保人承担同等的还款义务。在没有明确约定保证方式的情况下,默认为连带保证。在这种情况下,债务人不还款时,债权人可以选择向债务人或担保人追讨欠款,没有先后顺序。债权人可以选择同时起诉债务人和担保人,也可以选择其中一方进行诉讼。对于连带保证的债权人来说,通常不会出现起诉错误人的情况。
根据法律规定,担保人签署了合法的担保协议后,应当履行担保义务。然而,在以下5种情况下,担保人可以不承担担保责任:
担保责任也有有效期限,法律称之为担保期间。超过担保期间且债权人未提起相关主张的,担保人不再承担担保责任。
根据《担保法》第三十条规定,如果主合同债权人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使担保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提供担保,担保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如果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变更主合同,应当取得担保人的书面同意。未经担保人书面同意的变更,担保人不再承担担保责任。如果担保合同有其他约定,按照约定执行。
在担保期间,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债务的情况下,应当取得担保人的书面同意。对于未经担保人同意转让的债务,担保人不再承担担保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规定,如果主合同无效导致担保合同无效,并且担保人没有过错,担保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从2021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七条生效。根据该条款的规定,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无法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这被称为一般保证。
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仲裁,并且在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后仍无法履行债务之前,有权拒绝向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然而,以下情形除外:
如果债务人下落不明且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担保人无需承担保证责任。
一旦人民法院受理债务人的破产案件,担保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
如果债权人能够提供证据证明债务人的财产无法足以履行全部债务或债务人丧失履行债务能力,担保人不需要承担保证责任。
如果担保人书面表示放弃上述规定的权利,担保人也不需要承担保证责任。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八条规定了连带责任保证。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和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时,为连带责任保证。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在到期债务未履行或发生当事人约定的情形时,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关于借款抵押纠纷中债权人行使抵押权的法律途径。文中介绍了借款合同与抵押合同的有效性,指出债务人未按约定还款的违约行为,并阐述了债权人行使抵押权的合法依据。同时,还说明了债权人可以通过协商、起诉或仲裁等方式行使抵押权。律师建议债权人在行使抵押权时应遵循
承包装修总工程欠条的相关内容。根据承包合同,分包工程的细节和欠款情况被详细列出。文章还强调了欠条中的风险提示,包括币种、利息和联系方式的重要性。还款期限和利息计算方式也被明确说明。债务人信息和合同人信息也被详细列出。
债权超过诉讼时效后的维权方法。债权人可以通过争取债务人自愿还款、与债务人达成还款协议或签收催收通知来维护自身权益。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债权的诉讼时效确定方法,包括诉讼时效期间的长度、计算方式和特殊情况下的处理。需要注意的是,《民法典》生效日期后,相关法
有担保人债务人不还款时的法律问题。对于一般保证方式,债权人应先向债务人追讨欠款,只有在债务人无法履行还款义务且担保人未承担担保责任时,才能起诉担保人。对于连带保证方式,债权人有权选择向债务人或担保人追讨欠款。同时,担保人可以在五种情况下不承担担保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