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诉法 > 犯罪嫌疑人如何申请延期审判

犯罪嫌疑人如何申请延期审判

时间:2025-04-28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77814

关于申请延迟审判的相关知识

申请延期审理是指在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案件时,遇有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形,导致法庭无法按期或继续进行审理,当事人向法院提交的一种法律文书,请求延期审理。

申请延期审理的意义

申请延期审理是当事人的一项诉讼权利,通过提交延期审理申请书,当事人能够推迟开庭审理日期,以便充分准备证据,支持自己的诉讼请求,并平衡当事人间的诉讼权利。此外,延期审理还有助于提供更多、更详细的证据,有利于法院准确认定案件事实,并作出公正的裁判。

制作延期审理申请书的要点

首部:

(1) 注明文书名称。

(2) 申请人基本情况:如果申请人是公民,需写明其身份基本事项;如果申请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需写明其全称、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和职务。

正文:

明确写明申请事项并说明事实和理由。

(1) 请求事项:简要明确地写明申请人对何案件因何种原因提出延期审理申请。

(2) 事实和理由:着重阐述申请人提出延期审理的原因,根据具体情况说明申请延期审理的必要性,并依据法律规定,向法院提出延期审理的申请。

尾部:

(1) 致送人民法院名称。

(2) 申请人签名:如果申请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还需加盖单位公章,并有其法定代表人签名。

(3) 申请日期。

(4) 附项:附上能证明申请人具有法律规定特殊情形并应该延期审理的证据材料,例如当事人因正当理由不能按期出庭的证明。

中止审理和延期审理的情形

以下情形之一出现时,可以中止审理:

1. 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重新鉴定或勘验。

2. 检察人员发现提起公诉的案件需要补充侦查,并提出建议。

3. 合议庭认为案件证据不充分,或发现新的事实,需要退回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或自行调查。

4. 当事人申请回避而无法进行审判。

此外,在以下情形下也可以延期审理:

1. 被告人当庭拒绝辩护人为其辩护,要求另行委托辩护人。

2. 因人民检察院变更了起诉范围,提出了新罪,被告人或辩护人要求作辩护准备。

3. 被告人身体不适,确实难以继续承受审问。

4. 合议庭成员、书记员、公诉人、辩护人身体不适,不能继续进行审判。

延期审理应由法庭作出决定,并公开宣布。在民事诉讼中,根据法律规定的原因暂时停止对案件的审理,待中止的原因消失后再恢复审理,称为诉讼中止。

中止审理的情形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试行)》第182条的规定,下列情形之一出现时,可以中止审理:1. 自诉人、被告人患精神病或其他严重疾病。2. 起诉后被告人逃脱,导致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3. 在审理期间发现不适用简易程序的情形。4. 发生不可抗力。中止审理的原因消失后,应恢复审理。中止审理的时间与中止审理的原因有关。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诉讼辩护人的资格

    刑事诉讼辩护人的资格及权利。符合律师资格条件的人员、由人民团体或单位推荐的人员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等可担任辩护人。但正在执行刑罚或被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能担任。辩护人在诉讼中有权查阅相关材料、与被告人沟通,并在法庭上积极辩护,可申请新的

  • 取保候审的重复申请规定

    《刑事诉讼法》关于取保候审的重复申请规定。其中符合特定情形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申请取保候审,包括可能判处管制、拘役等刑罚、不会造成社会危险性的情形以及特定健康原因等。同时,被取保候审者需遵守相关规定,如不得离开居住地、及时到案等。若违反规定,可能会

  • 辩护律师在侦查期间的权利

    辩护律师在侦查期间的权利,包括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代理申诉、控告,申请变更强制措施等。辩护律师在案件审查起诉后有权阅卷,了解案件情况并提出意见。但在公安机关侦查阶段,辩护律师无权阅卷。这些权利有助于辩护律师更好地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支持。

  • 逮捕后的法律阶段及律师代理权

    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在被拘留后的法律阶段以及律师代理权的详细规定。律师在侦查期间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包括代理申诉、申请变更强制措施等。律师还有权会见和通信以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了解案件情况并提供法律咨询。在特定情况下,如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和

  • 人民检察院对刑事和解的审查内容
  • 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罪的法律规定
  • 犯罪嫌疑人委托辩护律师的权利和程序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