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一九九六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及《一九九四年议定书》规定:海上油污损害是指由于船舶溢出或排放油类而在船舶之外因污染而造成的灭失或损害。
海上油污损害是一种民事侵权行为,受海上油污损害的受害人有权在下列范围内向损害人提出损害赔偿:
一、由污染造成的灭失或损害。指由船舶溢出或排放油类直接造成的财产损失或人身伤害。
二、采取预防措施的费用。指油污事件发生后,为防止或减轻污染损害而由任何人采取的任何合理措施。
三、采取预防措施造成的进一步灭失或损害。这种情况的油污损害赔偿,应考虑以下三项原则:
1、严格责任原则
2、充分、完全赔偿原则
3、船舶所有人的责任限制原则
受海上油污损害的受害人不得向下列人员提出油污损害赔偿要求:
一、船舶所有人的受雇人或代理人或船员;
二、引航员或为船舶提供服务的非属船员的任何其他人;
三、任何承租人(包括光船承租人)、船舶经理人或经营人;
四、经船舶所有人同意或根据有关主管当局的指令进行救助的任何人;
五、采取任何预防措施的人;
六、第三、四、五项中提及的所有受雇人或代理人(由于这些人的故意或者明知可能造成损害而毫不在意的行为或不作为造成的油污损害除外)。
下列原因造成的海上油污损害不负赔偿责任:
一、战争行为、敌方行为、内战或武装暴动,或特殊的、不可避免的和不可抗拒性质的自然现象;
二、第三者有意造成损害的行为或不为;
三、负责灯塔或其他助航设备的政府或其它主管当局在执行其职责时的疏忽或其它过失行为。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的重要性及其发展。该制度是海商法中的核心,旨在保护船舶及相关利益相关方的权益,促进航运业发展。随着立法逐渐统一,该制度已制定国际公约并得以实施。其虽受质疑,但仍是合理且必要的,保障了海上运输业的有序发展。
财产损害赔偿纠纷属于侵权纠纷的相关内容。依据《民法通则》和《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侵权纠纷涉及行为人侵害他人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需承担民事责任。财产损害赔偿纠纷中,损坏国家、集体或他人财产的行为应恢复原状或折价赔偿。被侵权人有权向侵权人追究责
在广州注册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法律程序。首先列举了注册所需的文件,然后说明了经营范围和注册程序。对于特殊行业,如金融、保险等,需要向特定审批机关提交申请获得批准证书后才能向工商局申请登记。文章还列出了各个特殊行业的审批机关及其职责。
财产损害赔偿纠纷属于侵权行为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民法通则》和《侵权责任法》均明确规定了侵权行为包括侵害他人财产权益的行为,并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因此,财产损害赔偿纠纷属于侵权行为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