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生政策 > 社会热点 > 仲裁 > 劳动仲裁程序的概述

劳动仲裁程序的概述

时间:2025-06-03 浏览: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79028
很多小伙伴都对劳动仲裁程序是什么有疑惑,接下来,请看手心律师网小编收集的资料。希望以下的内容能为您提供参考和帮助,赶紧一起来了解看看吧!

劳动仲裁程序是指在劳动争议发生后,劳动保障当事人通过申请仲裁委员会进行争议解决的一种法律程序。下面将对劳动仲裁程序的各个环节进行详细说明。

一、提出仲裁申请

劳动保障当事人应当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申请应包括争议的事实、理由和请求等内容。

二、仲裁受理与答辩

仲裁委员会应当在收到申诉后五日内作出受理或不受理的决定。如果受理,仲裁委员会应在受理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并组成仲裁庭。如果不予受理,仲裁委员会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不予受理的理由。被申请人应当在收到申请书副本后十日内提交答辩书及相关证据。即使被申请人未按时提交或不提交答辩书,也不会影响案件的审理。

三、开庭与裁决

仲裁庭应当在开庭前五日将开庭时间和地点的书面通知送达当事人。当事人收到书面通知后,如果没有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申请人的申请将按撤诉处理,被申请人可以缺席裁决。

四、案件审理与结案

仲裁庭应当自组成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案。如果案情复杂确需延期,经仲裁委员会批准可以适当延期,但延期时间不得超过十五日。

五、调解与调解书

仲裁庭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时,应当先行调解。如果调解达成协议,仲裁庭应当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

六、申请司法救济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如果期满不起诉,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七、执行调解书和裁决书

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和裁决书,应当按照规定的期限履行。如果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另一方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进行强制执行。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仲裁当事人的请求权

    中国劳动仲裁中当事人的请求权及劳动仲裁与一般仲裁的区别。当事人有权申请一裁终局的劳动仲裁解决劳动争议,包括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等,仲裁裁决在一定条件下具备法律效力。劳动仲裁与一般仲裁在申请程序、机构设置和裁决效力等方面存在区别。法律规定仲裁程序以

  •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突破性设计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六大突破性设计,包括一裁终局、延长仲裁时效、缩短审理期限、合理分配举证责任、减轻经济负担以及突出调解程序等内容。该法律对申诉时效的期限、中止、中断和特殊规定作出了界定,但未设立最长权利保护期限。该法律的实施将对现行劳动争议处理

  • 一、申请劳动仲裁的费用标准

    劳动争议仲裁的费用标准、支付方式以及具体的仲裁程序。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经费由财政保障。具体费用包括案件受理费和案件处理费,支付方式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仲裁程序包括组成仲裁庭、调查取证、仲裁调解和仲裁裁决等环节,整个流程应在一定时间内结束,如有需要可延

  • 仲裁时效一年规定没有溯及力

    仲裁时效一年规定不具有溯及力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规定,劳动仲裁法作为劳动法的特别规定,其规定的仲裁时效一年与劳动法的仲裁时效六十日不一致,应当适用劳动仲裁法的新规定。但新规定只能适用于5月1日起发生的情况,不能溯及之前。因此,当事人

  • 劳动仲裁受理条件
  • 劳动仲裁庭人员缺席的处理方式
  • 被辞退后多长时间可申请劳动仲裁
社会热点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