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共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领导干部是指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部门或者机关内设机构的领导成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领导成员(不含正职)和内设机构的领导成员;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及其工作部门或者机关内设机构的领导成员;上列工作部门的内设机构的领导成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县级以上党委和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及其内设机构领导成员。
领导干部在掌权和使用权力的过程中,可能出现问题、失误甚至违法犯罪,其中一个共同原因是权力观不正确。大量的案例和实证材料证明了这一点:思想观念上的错误必然导致行为上的滑坡,立场和态度发生偏差。在使用权力的行为上就会“出轨”,这是必然的。主观上出问题,客观上就会有偏差;主观上出了轨,客观上就会越线。因此,防止偏差和防止“出轨”,就要在思想和观念上筑牢堤坝,打一个防火墙。也就是要培养和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这是重要前提。
对每一位领导干部而言,权力与责任是对等的。党和人民赋予了你多大的权力,你就有多大的责任。因此,领导干部应将权力视为对人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正确地运用手中的权力来造福人民,回报社会。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然而,在一些领导干部中,权力私有化的问题仍然存在。有些同志一旦担任领导职位,手中有了权力,就错误地将权力视为自己的私有物品。
领导干部必须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公正地运用权力。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而不是为个人私利服务的手段。领导干部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担任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领导就是服务,权力就是责任。职位越高,权力越大,责任越重。这种责任既体现为关注人民群众的思虑,又体现为满足人民群众的欲求。既体现为倾听人民群众的诉求,又体现为解决人民群众的苦难。
目前,少数领导干部在行使权力时存在不规范、随意化的现象。有些人凭借主观愿望办事,不经过民主讨论和科学论证,盲目决策。有些人从个人好恶和情绪出发,随心所欲,给权力蒙上个性化的色彩。权力运行过程不透明、不公开,搞暗箱操作,决策只有部分人参与,少数人说了算,集体决定的事项由个人决定。还有一些人不讲程序,不遵守规则,不请求该请求的,不汇报该汇报的,不传达该传达的。这些现象亟需改变。
作为领导干部,必须时刻牢记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和领导干部用权制度,树立公仆意识。要以公正用权、勤政为民为信条,始终保持正确的思想、眼光和行为。要谨慎行事,自我约束,自觉践行党的宗旨。
对权力决不能缺乏必要的监督。严密的法律监督体系是确保权力受到监督的重要保证。治本的方法是构建严密的法律监督体系,打造权力的制度笼子,让行使权力者永远在各方面的监督下工作。
作为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监督。无论权力多大,地位多高,都要将自己置于党组织的管理监督以及法律、舆论和群众的监督之下,守纪守法。领导干部应真诚地欢迎监督,主动听取党组织、党员以及社会各界的意见。要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当前,实行政务公开是领导干部自觉接受监督的重要途径。凡是需要公开的政务和事务,都应尽可能公开。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暗箱操作”,让权力置于阳光之下。
假药案共同犯罪的判处方式。共同犯罪分为主犯和从犯,主犯组织或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从犯起次要作用。量刑基于犯罪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将受到法律制裁,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罚金等。共同犯罪的认定要素包括参与人员的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主
涉及黑社会性质犯罪的刑事责任,详细阐述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对于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组织等不同行为的刑期及处罚。同时也讨论了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和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刑事责任。对于同时犯有多种罪行的,将依法进行数罪并罚。
《刑法》中关于共同犯罪及主犯的规定。主犯分为组织领导者和其他起主要作用者,其刑事责任根据犯罪性质进行处罚。从犯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人,其刑事责任应减轻或免除。协从犯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其处罚根据情节而定。教唆犯则通过诱导他人犯罪,其处罚
关于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和检查工作的情况。成立了以山群副局长为组长的检查领导机构,并对在建公共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和住宅工程进行了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防范事故工作、应急管理等方面。同时,文章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如建筑材料乱堆乱放、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