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相关 > 公务员法 > 部分公务员不依法履行公职的处罚

部分公务员不依法履行公职的处罚

时间:2025-06-19 浏览:5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79952
公务员是指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工务员承担着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是政府形象的体现。但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公务员不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出现庸政懒政的现象,那么部分公务员不依法履行公职的处罚是怎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解答。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对于以下行为之一的公务员,将给予相应的处分:记过、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1. 不依法履行职责,导致可以避免的重大事故或群体性事件发生,如爆炸、火灾、传染病传播流行、严重环境污染、严重人员伤亡等。
  2. 发生重大事故、灾害、事件或者重大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未按规定报告或处理。
  3. 对救灾、抢险、防汛、防疫、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社会保险、征地补偿等专项款物管理不善,导致款物被贪污、挪用,或者毁损、灭失。
  4. 其他玩忽职守、贻误工作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对于以下行为之一的公务员,将给予相应的处分: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1. 在行政许可工作中违反法定权限、条件和程序设定或者实施行政许可。
  2. 违法设定或者实施行政强制措施。
  3. 违法设定或者实施行政处罚。
  4. 违反法律、法规规定进行行政委托。
  5. 对需要政府、政府部门决定的招标投标、征收征用、城市房屋拆迁、拍卖等事项违反规定办理。

判刑是否开除公职

根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将被开除公职。这意味着,无论是否判处实刑,包括缓刑在内,行政机关的公务员一旦被判刑,都将被开除。

根据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受处分人员计算的相关规定,现就原国有单位开除公职或刑满释放人员工龄计算和视同缴费年限认定的相关问题通知如下:

  1. 被原单位开除公职或刑满释放后,经劳动人事部门正式批准录用为全民、大集体职工或企业劳动合同制职工的,应从重新参加工作之日起计算工龄。对于属于临时工的情况,应从缴费参加养老保险时开始计算投保年限。
  2. 被开除公职或刑满释放人员,如果在开除或判刑前已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并已实际缴费,那么重新工作后的缴费年限可以与开除或判刑前的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算。但是,如果在开除或判刑前未缴费,那么这段工作年限不能视同缴费年限。
  3. 对于因过失犯罪被判刑情节较轻,或被判缓刑、监外执行但未离开原工作岗位的人员,判刑前的工龄也可以计算为连续工龄。但是,服刑期间的时间不计算在工龄内(除非未离开工作岗位且照发工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关于规章的正确说法

    关于规章的正确说法及相关行政行为的解析。选项B错误,被开除公职的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且行政机关实施许可不得收取费用。选项C正确,公务员试用期满考核不合格可解聘,规章可以授权组织实施行政处罚。选项D涉及具体行政行为的对象、内容及规章的特定规定。此外,

  • 部分公务员不依法履行公职的处罚

    公务员不依法履行公职的处罚规定。对于因不依法履职导致重大事故或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公务员,将给予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或开除处分。同时,对于在行政许可、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处罚等方面违法的公务员,也会受到相应处分。被判刑的公务员无论是否实刑,包括缓刑,都

  • 行政处分期限的规定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中关于行政处分期限和种类的规定。行政处分期限为6个月,到期后可解除处分。处分的种类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和开除。在受处分期间,公务员不得晋升职位或级别,受到警告以外的行政处分的公务员也不得晋升工资档次。受到开除处

  • 行政处分期满后处分是否自动解除的法律规定

    我国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到期后是否自动解除的问题。根据规定,公务员受到开除处分,人事关系将被解除,不得再担任公务员职务。其他处分若处分期满表现出悔改且无再次违纪,可解除处分。但解除降级和撤职处分并不等同于恢复原级别和职务。

  • 法院工作人员违反取得的职务要撤销吗
  • 酒驾,但是没被拘留,会留案底,影响子女考公务员吗
  • 爸爸醉驾会影响子女考公务员吗
行政相关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