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保险法 > 保险相关知识 > 保险代理 > 被保险人在遗嘱中追加受益人是否有效

被保险人在遗嘱中追加受益人是否有效

时间:2024-05-30 浏览:4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804

被保险人在遗嘱中追加受益人的效力问题

案情

2000年1月,陈某为丈夫王某投保了一份30年期的简易人身险,保费为42000元,受益人是6岁的女儿小丽。2002年,王某因病住院期间,口述了一份遗嘱并由三位好友代为书写,其中变更了一万元的保险金给予自己的母亲。2002年底,王某去世后,王某的母亲将有关保险金的安排书面通知了保险公司,经调查属实后,保险公司扣除了1万元,并通知陈某代小丽领取剩余的保险金。陈某认为保险公司应全额支付给小丽保险金,经过多次交涉未果后,将保险公司告上法庭。法院审理认为,本案争议焦点在于如何解释王某遗嘱中关于保险金安排的行为。王某在遗嘱中表示“生前所投人身保险,归实际受益人。但年迈的母亲应老有所依,其对保险金应享有一万元的受益权。”从字面上看,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即可能是遗嘱,也可能是追加受益人。但考虑到被保险人和代笔者的自身条件,不能要求他们使用准确的专业术语来表达意思。而且,王某的三位朋友证明了王某的本意是让自己的母亲享有1万元保险金的受益权。为了尊重被保险人的意愿,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老有所养”的原则,应将王某的表示视为追加受益人的安排,并认定其有效。因此,王某的母亲享有1万元保险金的受益权。

分析

本案的焦点在于如何看待被保险人遗嘱中关于保险金分配安排的行为。根据《保险法》第63条规定,被保险人或投保人可以变更受益人,并书面通知保险人。保险人在收到变更受益人的书面通知后,应在保单上作出批注。投保人变更受益人时,需要经被保险人同意。因此,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投保人和被保险人都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指定受益人,或在指定受益人后改变自己的决定。由于变更受益人涉及到保险金的支付问题,该条第一款特别强调了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变更受益人后必须书面通知保险公司,否则保险公司仍然向原来的受益人支付保险金。在本案中,王某在临终前追加了自己的母亲作为受益人,并以书面形式表示了这种意愿。尽管未能在生前将通知送达保险公司,但这并不违反法律要求。因为第63条只规定被保险人变更受益人时要书面通知保险公司的义务,但并没有要求变更通知必须在生前送达保险公司,只要在保险公司支付保险金之前送达即可。在本案中,法院考虑到实际情况,综合权衡利弊,没有对王某的行为进行过多的程序要求,判定其行为是有效的。

启示

变更受益人是被保险人的权利,在寿险实践中,被保险人变更受益人的情况较为常见。为了避免法律纠纷,被保险人在进行这一行为时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首先,变更受益人的意愿表示应以书面形式进行,并立即通知保险公司,以便其在保单上作出批注。其次,这种意愿表示应独立进行,避免与遗嘱混合,并明确追加或变更受益人的意愿。因为根据《继承法》,公民只能通过遗嘱处分遗产,而保险金是受益人的个人财产,不属于遗产。如果被保险人在指定受益人后又通过遗嘱分配保险金,将违反上述法律规定。一旦发生纠纷,难以得到法院的支持,从而无法实现变更受益人的目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保险合同关系人

    保险合同中的两种关系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被保险人俗称为“保户”,是在保险合同中受到保障并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一方,可以是个人或实体,其资格通常没有限制。在人身保险中,只有父母可以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投保。而受益人则是接受保险合同约定的特定保险利益的个人

  • 自愿保险与强制保险的区别

    自愿保险与强制保险的区别。自愿保险基于平等互利、等价有偿的原则,双方自愿订立保险合同;而强制保险则是根据国家法律和法规规定,特定人员必须参加的保险,范围受严格限制。如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通常为强制保险。

  • 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影响

    关于继承权的法律条例中涉及到的一个重要议题,即在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情境下会产生的影响。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这样的行为不论最终是否成功,继承人都会丧失继承权。文章强调了法律对于这种行为的态度和立场。

  • 保险金是否可作为遗产继承?

    保险金与遗产的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保险金不属于遗产范围,不能作为遗产继承。被保险人死亡后,受益人应得的保险金不属于遗产,而是属于对共同财产的分割。保险金的用途也受到限制,不能用于清偿被保险人的债务和税款。保险金的分配应依据保险合同或法

  • 什么是受益人
  • 保险代理人的定义和分类
  • 投保人寿保险要注意哪些问题
保险相关知识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