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定金 > 立约定金 > 什么是“定金”或“定金罚则”

什么是“定金”或“定金罚则”

时间:2025-06-01 浏览: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80954
在眼下的商品房交易中,购房者交了定金以后,面对开发商的“霸王合同”往往陷入两难境地:取消买房,定金就打了水漂;接受合同,又放弃了自己合理合法的权益。购房者该如何是好?下面就和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来看看下面的详细内容进行了解吧。

“定金”或“定金罚则”是指一种购房合同中的支付方式。根据《担保法》的规定,定金可以被分为不同类型,其中最基本且唯一一种是违约定金。违约定金的原则是:如果交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对方无权要求退还定金;如果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应双倍退还定金。这种定金方式在商品房买卖中被广泛应用,可以说是公平的。

不同类型的定金方式

然而,在目前的商品房买卖中,并不仅仅适用违约定金这一种方式,最常见且对购房者最不利的是立约定金。根据《担保法司法解释全文》第115条的规定,立约定金是指当事人约定以支付定金作为订立主合同的条件。如果给付定金的一方拒绝订立主合同,对方无权要求返还定金;如果收受定金的一方拒绝订立合同,应双倍返还定金。

除了违约定金和立约定金,根据《担保法司法解释全文》还增加了成约定金和解约定金这两种方式。成约定金是指以定金的交付作为合同成立的要件;解约定金是指以定金作为自然解除合同的条件。此外,还存在一种名为“证约定金”的定金方式,但我国的《担保法》及其司法解释并未对其进行确认。

当心立约定金的风险

购买商品房是一项较大的消费或投资行为,尤其是在近两年房地产市场持续走热的情况下,购房往往需要花费家庭较大的积蓄。因此,购房者变得更加谨慎。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成熟和购房者理性水平的提高,开发商常用的一些误导性宣传手段也为购房者所熟悉,购房者通常会在购房合同中要求写明防范措施。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买房定金比例的合法规定及其适用范围

    关于购房定金比例的合法规定及其适用范围。根据《担保法》的规定,购房定金比例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超出部分不视为定金,不享有定金的法律效应。如果由于开发商原因未能签订合同,开发商应按规定返还定金并退还超出部分金额。

  • 立约定金的退还问题

    立约定金的退还问题。根据担保法司法解释,收受定金方不签合同应双倍返还定金,给付定金方拒绝签合同则无权要求返还。立约定金担保的关键是将来签订合同的行为,不是担保合同的内容。同时,定金须实际交付且不超过法定数额,当事人一方拒绝订立合同应承担违约责任。

  • 预付款的法律性质

    预付款的法律性质及其在工程合同中的应用。预付款是暂时放在对方那里的钱,属于债权和债务。我国担保法规定,定金可作为债权的担保。施工合同中预付款的约定包括预付时间和数额,预付款的扣回方式和时间,以及担保手段来降低风险。预付款额度一般不宜超过工程量的50%

  • 什么是“定金”或“定金罚则”

    购房合同中的“定金”或“定金罚则”。根据《担保法》的规定,定金分为违约定金、立约定金、成约定金和解约定金等类型。其中,立约定金是最常见且对购房者最不利的一种。购房者在支付定金时需谨慎,特别是要警惕立约定金的风险,避免因为开发商的误导性宣传而陷入不利境

  • 定金罚则的适用范围
  • 立约定金的法律效力具有独立性吗
  • 反担保的法律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