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符合客观规律。
2. 符合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3. 符合法律目的。
4. 行政行为具有合理的动机。
5. 决定的依据要客观充分。
6. 符合正义。
7. 行政行为的作出应考虑相关的因素,而不应考虑不相关的因素。
8. 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合乎情理。
9. 行政行为应符合公正的原则。
10. 平衡性(权利与义务、个人所受损害与社会所获利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平衡)。
11. 平等对待。
12. 办事公正不徇私情。
13. 反对和防止偏见。
14. 行政机关不得不作为或故意拖延。
15. 遵循合理程序。
16. 行政行为的内容和结果应当公平、适度。
17. 违反合理行政原则也需承担法律责任,等等。
可以看出,有关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内容论述主要集中在对行政权符合法律原则、法律精神、法律目的等方面的要求。
行政监督与行政法制监督的区别。行政监督涵盖所有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活动,而行政法制监督则是指特定机关、司法机关及公民对行政机关行使职权的行为实施的监督。行政法制监督是基于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制度实施的监督,内容主要包括对行政行
行政处罚中的听证适用范围及听证程序的相关规定。在特定行政处罚决定前,当事人享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听证程序包括核实参会人员、宣布纪律和权利义务、确认主持人身份、宣布听证事项和案由、当事人陈述和申辩、质证和辩论、其他参与人陈述、最后陈述等步骤。听证会的
行政诉讼的定义、作用及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内容。行政诉讼是当个人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向法院提起的诉讼。行政诉讼法是规范行政诉讼活动和诉讼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此外,还介绍了合议庭的定义、作用及其在行政案件中的重要性。合议庭是法院审判案
行政法律规范的多种解释方法。包括文义解释、目的解释、体系解释以及其他如历史解释和合宪性解释。其中文义解释依据法律用语的文字意义进行,可能涉及例示性规定的分歧。目的解释解决价值冲突,可能会法条的文义限缩或扩张。体系解释根据法律条文在体系中的地位及相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