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86条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然而,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适用该规定。这意味着一般情况下,赠与财产的权利一旦转移,赠与人就不能再随意撤销。但是,根据该法第192条的规定,赠与人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可以撤销赠与:
如果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其近亲属的权益,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如果受赠人有抚养义务但未履行,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如果受赠人未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因此,根据《合同法》的规定,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一般是不得撤销的。然而,在特殊情况下,例如赠与人在赠与之后遇到生活上或经济上的重大变化、生活困难或经济拮据等情况,法院在判决时会综合考虑这些情况。此外,在受赠人存在过错的情况下,即使对方有过错,如果赠与行为没有附加条件,撤销赠与也较为困难。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证具有证据效力,可以证明公证对象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同时,公证还具有强制执行能力。如果公证机构出具了强制执行证书,债务人不履行义务时,债权人可以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无需再经过诉讼程序。
此外,公证还具有法律行为生效要件的效力。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涉及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事项应当进行公证。如果未经公证,该事项将不能产生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法律效力。
遗嘱公证的变更问题,指出遗嘱公证可以通过再立公证遗嘱的方式进行变更。同时介绍了遗嘱公证的定义和作用,以及公证遗嘱的不可撤销性和变更的限制。相关法律规定提到经过公证的遗嘱具有更高的法律效力,且只能通过再次公证的方式进行变更。
一份伯父赠与房产给侄子的合同范本。合同包括赠与双方信息、房产详情、房款支付、权属保证、限制转让和抵押、不可撤销性等内容。双方需遵守合同规定,在能办理过户手续时积极协助办理,合同自签订及公证之日起生效。争议解决可提交仲裁。
放弃继承权公证的法律效力及当事人的不可撤销性。公证书具有可靠的证据效力、强制执行效力和法律行为成立的要件效力。公证机关作为国家的司法证明机关,在公证过程中认真核实公证对象,确保公证书的法律证明力。对于涉及收养和经济合同等特定法律行为,必须办理公证以使
我国赠与合同的强制履行问题。赠与合同不能直接强制执行,受赠人可在赠与人违约时向法院起诉并申请强制执行。赠与人在财产转移前可撤销合同,但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或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除外。受赠人如严重侵害赠与人或其近亲属等情形,赠与人可撤销赠与。关于赠与的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