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通事故损失赔偿调解必须在交通事故办案人员的主持下进行。调解的时间、地点和方式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指定。
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的期限内,交通事故损失赔偿调解只能进行两次。每次调解时都必须制作调解记录。
交通事故办案人员通知当事人或代理人参加调解时,通常使用书面通知。口头通知必须在调解记录中记载。如果当事人或代理人因故不能按期参加调解,必须事先通知交通事故办案人员,并请求变更调解时间。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而不到或在调解过程中退离,将计为一次调解。
以下人员可以参加交通事故损失赔偿调解:
上述人员必须经过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同意后方可参加调解,每方参加人数不得超过三人。
委托代理人参加调解必须向交通事故办案人员提交委托人签名或盖章的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必须明确载明委托事项和权限。
如果在调解过程中当事方更换调解参加人,将连续计算调解次数和时间。如果当事人或代理人因不可抗力或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参加调解,调解时限将中断。
对于重大、复杂的交通事故,需要延长调解期限的,必须经过上一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
在调解中,如果调解参加人提出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未规定的赔偿项目和要求,将不予调解。
在确定抚养人时,当事人或相关人员必须提供有抚养关系的证明。如果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认为必要,可以要求进行公证。
如果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达成协议,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制作调解书时必须明确以下事项:
交通事故办案人员不得转接赔偿款项,但涉外事故除外。
交通事故责任者必须按照所负的交通事故责任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贴费、护理费、残疾者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死亡补偿费、被抚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和财产直接损失。
具体的损害赔偿标准如下:
 
	
	   交通事故调解书的必要性及其在调解过程中的作用。文章介绍了调解书应包含的内容,如依据、基本事实、损失情况、损害赔偿项目和数额等。同时,文章还详述了交通事故认定中的时间、地点、当事人身份和联系方式以及机动车牌号和保险凭证号的确认方法。最后介绍了交通肇事赔
 
	
	   交通事故诉讼程序的法律要求。当事人提起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诉讼时,需递交起诉状并经过法院审查受理。之后进入审理前的准备阶段,包括发送起诉状、被告提交答辩状等。接着是开庭审理阶段,包括通知诉讼参与人、核对身份、宣布纪律等。法庭调查与辩论后,法院会进行调解或
 
	
	   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时的损害赔偿范围和标准,包括总损失调解原则、赔偿责任的划分等。同时,也讨论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时的处理方式和赔偿比例,涉及第三者保险的情况以及无保险的情况。此外,文章还详细介绍了各种赔偿项目及计算标准,如医疗
 
	
	   电动三轮车交通事故的处理程序,包括报案、现场处理、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行政处罚、调解损害赔偿和法院起诉等环节。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应尽快报案,交警到达现场处理并恢复交通秩序,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明确责任,随后进行行政处罚。如当事人申请,公安交管部门进行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