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通意见第7条规定,人民法院在确定当事人是否患有精神病时,应当进行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或者参照医院的诊断、鉴定确认。在无法具备诊断、鉴定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参照群众公认的当事人的精神状态认定,但仅限于利害关系人没有异议的情况下。
精神病司法鉴定的委托和申请应由相应的办案机关决定并委托执行。当事人、代理人、辨护人、诉讼代理人有权提出鉴定要求,需向办案机关提出申请,并准备病人之前的病历以及疾病控制机构开具的疾病证明,然后到鉴定中心备案。鉴定中心会根据安排的时间通知当事人前来进行鉴定。
正规的司法鉴定中心不受理个人提出的鉴定申请,只有经办案机关委托并符合相关程序的申请方能得到受理。
精神病司法鉴定结论以《鉴证书证审查意见书》的形式作出,并需经鉴定人签字并加盖鉴定中心公章方能生效,具有法律效力。
司法鉴定资料的保存问题。当事人在委托鉴定时需提供相关鉴定资料,包括病历和CT等原件。鉴定机构应整理保存资料,但可通过照相、复印等形式保存资料,不一定需要保存原件。被害人家属不能查看鉴定报告原件,公安机关有义务告知鉴定意见。如有异议,可申请重新鉴定,但
司法鉴定业务中个人不得从事的情形及申请从事司法鉴定业务的条件。不得从事的情形包括受过刑事处罚、公职处分、被撤销登记、所在机构受处罚等。申请条件则要求具有良好的品行和相关的高级职称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司法鉴定合法性原则的内容,包括机构合法性、鉴定人资
精神病司法鉴定的程序和要求。包括委托和申请鉴定应由办案机关决定和执行,当事人需准备病历和疾病证明并到鉴定中心备案。鉴定中心会通知当事人进行鉴定,且只受理符合程序的申请。鉴定结论以《鉴证书证审查意见书》形式作出,具有法律效力。在无法具备诊断、鉴定条件的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废止《司法鉴定收费管理办法》及其相关文件的决定,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本地的司法鉴定收费标准。同时,强调司法部和国家发改委不再制定新的收费管理规定,各地区需依法自行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