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国家赔偿法 > 国家赔偿 > 将公共设施致害纳入国家赔偿范围的必要性

将公共设施致害纳入国家赔偿范围的必要性

时间:2025-06-26 浏览: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82285
国家赔偿是由国家对于行使公权利的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害后果承担赔偿责任的活动,然而国家赔偿还是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那么国家赔偿的不足都是有哪些,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国家赔偿的不足都是有哪些”的内容为你答疑解惑。

公共设施损害赔偿责任的调整

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国家应负责任的事项主要是针对侵权行为作出的规定,并未涉及公共设施所造成的损害赔偿责任。然而,从经济制度的角度来看,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而国有经济则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因此,几乎所有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中型矿企业、铁路、邮电、桥梁、堤坝、水电站等设施都属于国家所有。若将这类设施的致人损害责任纳入国家赔偿范畴,将扩大国家赔偿的范围,涵盖整个国有经济领域。这不仅超出了国库财力承担的能力范围,也违背了国家赔偿法的初衷。因此,应将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赔偿纳入民事赔偿范畴,并适用民事诉讼程序予以解决。

社会发展与国家职能转变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职能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争议引起了对适用民法解决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赔偿问题的关注。当前,我国国家赔偿法并未明确规定行政不作为行为造成的损害国家是否应当负赔偿责任。这导致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在处理此类问题时无法确定如何适用法律。更为严重的是,行政机关常常以法律无明文规定为由,推脱自身不作为所造成的后果。然而,根据我国宪法规定的人人平等原则,行政机关与普通个人和法人应当处于平等关系。因此,为何个人和法人要为自身不作为所造成的损害负责,而国家却可以免责呢?本文认为国家赔偿法对行政不作为造成的损害未作明确规定,违背了宪法的原则,因此有必要将行政不作为造成的损害纳入国家赔偿范围。

国家赔偿费用和时效

国家赔偿费用的负担和时效规定

根据《国家赔偿法》第32条的规定,国家赔偿的费用应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并由各级财政按照财政管理体制分级负担。

涉外国家赔偿的原则

根据《国家赔偿法》第33条的规定,涉外国家赔偿适用本法。对于在中国境内要求中国国家赔偿的外国人、外国企业和组织,中国尊重其权利。同时,对于限制或不保护中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要求外国国家赔偿权利的外国,中国将实行对等原则,维护自身的主权和尊严。

行政赔偿和刑事赔偿的追偿权利

根据《国家赔偿法》第14条和第24条的规定,行政赔偿和刑事赔偿后,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责令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受委托的组织或个人承担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此外,赔偿义务机关还应追偿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给具备以下情形的工作人员:一是根据本法第15条第(四)、(五)项规定,通过刑事逼供或以殴打等暴力行为或唆使他人以殴打等暴力行为造成公民自身伤害或死亡;二是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无罪,原判罚金、没收财产已执行完毕。通过对国家赔偿法的调整,将公共设施致害纳入赔偿范围,明确行政不作为造成的损害国家应负赔偿责任,以及规范国家赔偿费用和时效等方面的规定,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公民的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国家赔偿法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推动法治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不予立案的理由

    人民法院不予立案的六种情形,包括违法起诉、涉及危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危害国家安全、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以及不属于人民法院主管的事项。同时,也列举了法院应当立案的五种情形,包括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执行案件以及赔偿申请。

  • 拆迁征地律师收费标准

    律师服务收费的收费标准,包括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两种形式。政府指导价适用于代理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国家赔偿案件等,市场调节价则是由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协商确定。律师服务收费可以采取计件收费、按标的额比例收费和计时收费等方式。对于涉及财产关系的民事案件

  • 国家赔偿法第三章第三节:刑事赔偿程序

    国家赔偿法第三章第三节关于刑事赔偿程序的内容。其中规定了被害人或其合法代表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要求为第一步,若不满赔偿决定可向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诉,并最后通过追偿程序保障权益。但当前规定在第二十三条存在缺陷,未明确人民法院赔

  • 特殊侵权行为的定义

    特殊侵权行为的定义和种类。特殊侵权行为与一般侵权行为不同,包括国家机关职务侵权、雇员受害赔偿、雇佣人损害赔偿等纠纷。此外,还涉及产品责任纠纷、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等。特殊侵权行为应适用民法上特别责任条款的规定,用于处理致人损害的行为。

  • 医疗事故赔偿标准及计算方法
  • 交通肇事致死民事不赔偿的解决办法
  • 当事人对赔偿委员会决定不服的救济措施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