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银行业法 > 商业银行法 > 商业银行法法规 > 订立资金拆借合同的程序和要求

订立资金拆借合同的程序和要求

时间:2025-03-20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82717
在我们生活中,我们很多人或许听说过资金拆借合同,但是估计还是有很多一部分不知道关于资金拆借合同的相关问题,因为这比较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话题,例如订立资金拆借合同应如何进行?对此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资金拆借合同的主体

资金拆借合同的主体仅限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和个人不得参与。金融机构不得以拆借名义给非金融机构及个人融资和贷款。

二、拆借合同的内容

参加同业拆借的双方必须签订拆借合同,合同内容应包括以下要素:

  1. 拆借金额
  2. 拆借期限
  3. 拆借利率
  4. 资金用途
  5. 双方的权利义务

拆出方应认真审查拆入方的清偿能力和资金用途,并拒绝拆出资金给不符合规定的拆入方。拆入方应如实向拆出方提供相关情况。

三、资金用途限制

金融机构用于拆出的资金仅限于交足准备金,留足备付金,归还人民银行到期贷款之后的闲置资金。严禁占用联行资金和人民银行合同工款进行拆借。拆入资金只能用于票据清算、联行汇差头寸不足和先支后收等临时性资金周转的需要。严禁用拆入资金发放固定资产贷款、投资和购买有偿证券、经营或炒买炒卖房地产及向企业投资参股。

四、拆入资金限额

各金融机构应根据自身的清偿能力,严格控制拆入资金的数量。专业银行、商业银行拆入资金余额不得超过同期存款余额的5%;城市信用社拆入资金余额与自有资本金的比例不得超过2:1;其他金融机构拆入资金余额不得超过自有资本金。

五、拆借利息和服务费

资金拆借利息和资金市场的服务费应采用转账结算方式,不得收取现金。除利息和服务费外,不得以任何形式收取“手续费”、“回扣”和“好处费”。

六、拆借期限和利率

拆借期限应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根据资金供求情况确定和调整。根据人民银行的规定,拆借期限由交易双方自行商定,但需符合以下规定:

  1. 政策性银行、中资商业银行、中资商业银行授权的一级分支机构、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外国银行分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县级联合社拆入资金的最长期限为1年;
  2.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保险公司拆入资金的最长期限为3个月;
  3.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信托公司、证券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拆入资金的最长期限为7天;
  4. 金融机构拆出资金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对手方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拆入资金最长期限。

中国人民银行可根据市场发展和管理需要调整金融机构的拆借资金最长期限。

七、拆借利率的确定

拆借利率应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拆借利率作为资金拆借价格,随行就市,自由浮动,受价格规律支配,由拆借双方根据市场资金供求情况议定。由于市场资金供求变化莫测,拆借利率变化也较大,几乎每天甚至每小时都有变化,是短期金融市场最敏感的利率,也是中央银行观察市场货币供应状况的重要政策指标之一。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借款人采取欺诈手段骗取贷款的法律责任

    借款人采取欺诈手段骗取贷款的法律责任。对于构成犯罪的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未构成犯罪的情况,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有权进行行政处罚。商业银行在经营中需遵守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原则,并依法独立自主经营,保护存款人利益,遵循自愿、平等、诚实信用

  • 司法冻结账户的执行与限制

    司法冻结账户的执行与限制。账户冻结需满足法律规定条件,只有执法机关才有权要求银行冻结账户,冻结期限最长为6个月,逾期自动解冻。冻结资金必须基于执法机关的法律文书,银行无权自行冻结客户账户。解冻程序简单,一旦冻结期限到达或接到解冻通知,银行会立即解冻。

  • 项目名称:境内外资金融机构短期外债核准

    境内外资金融机构短期外债核准的程序和要求。文中详细说明了境内外资银行及其他外资金融机构申请短期外债核准需提交的材料,包括申请报告、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以及与申请人流动性需要和资金用途有关的证明材料等。办理流程包括受理和审查两个阶段,针对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 商业银行调整业务范围需要何种批准

    商业银行调整业务范围需要的批准事项,指出必须获得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批准方可变更业务范围。同时,设立商业银行也需要经过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审查批准,以确保商业银行的合法性和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

  • 交通违章对个人征信的影响
  • 一、合同的订立程序
  • 银行卡管理费用的收取与客户权益保护
商业银行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