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拆借合同的主体仅限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和个人不得参与。金融机构不得以拆借名义给非金融机构及个人融资和贷款。
参加同业拆借的双方必须签订拆借合同,合同内容应包括以下要素:
拆出方应认真审查拆入方的清偿能力和资金用途,并拒绝拆出资金给不符合规定的拆入方。拆入方应如实向拆出方提供相关情况。
金融机构用于拆出的资金仅限于交足准备金,留足备付金,归还人民银行到期贷款之后的闲置资金。严禁占用联行资金和人民银行合同工款进行拆借。拆入资金只能用于票据清算、联行汇差头寸不足和先支后收等临时性资金周转的需要。严禁用拆入资金发放固定资产贷款、投资和购买有偿证券、经营或炒买炒卖房地产及向企业投资参股。
各金融机构应根据自身的清偿能力,严格控制拆入资金的数量。专业银行、商业银行拆入资金余额不得超过同期存款余额的5%;城市信用社拆入资金余额与自有资本金的比例不得超过2:1;其他金融机构拆入资金余额不得超过自有资本金。
资金拆借利息和资金市场的服务费应采用转账结算方式,不得收取现金。除利息和服务费外,不得以任何形式收取“手续费”、“回扣”和“好处费”。
拆借期限应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根据资金供求情况确定和调整。根据人民银行的规定,拆借期限由交易双方自行商定,但需符合以下规定:
中国人民银行可根据市场发展和管理需要调整金融机构的拆借资金最长期限。
拆借利率应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拆借利率作为资金拆借价格,随行就市,自由浮动,受价格规律支配,由拆借双方根据市场资金供求情况议定。由于市场资金供求变化莫测,拆借利率变化也较大,几乎每天甚至每小时都有变化,是短期金融市场最敏感的利率,也是中央银行观察市场货币供应状况的重要政策指标之一。
买卖合同的欺诈防范措施。在订立合同前,应了解对方当事人的信息和资信状况,对代理人签订合同进行了解,提高业务人员的素质并参照合同范本订立合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要防范恶意履行,检查支票支付程序以避免欺诈。同时,要注意买卖合同的漏洞及欺诈行为主体,如代理
买房征信报告有效期的法律规定及其在购房中的重要性。征信报告有效期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为保存不良信息一段时间,用以反映个人诚信和负债情况。在购房申请贷款时,征信报告是银行审核的重要依据。个人可查询征信报告,如发现异常或违法使用,可通过异议、投诉等方式
变更劳动合同时的注意事项。在劳动合同订立后,若约定的条款发生变化,需满足一定条件才能变更劳动合同。变更劳动合同必须经双方协商一致并采用书面形式,具体程序包括提出变更建议、协商一致并订立协议、签字盖章等。变更后的新条款取代原条款,但若无法达成协议,则按
用人单位行使单方预告解除权的条件。包括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或安排的工作、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或经培训后仍不能胜任、劳动合同订立时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且无法协商变更时,用人单位可以行使解除权,但必须符合一定条件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