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侵权民事责任,又称国家赔偿责任,是指国家机关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给受害人造成损害时,国家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受害人无需证明行为人的主观故意或过失,即可主张国家赔偿责任的成立,而致害人只能举证证明是由受害人故意或第三方行为导致损害发生等来进行抗辩。可以看出,我国职务侵权民事责任采取了无过错责任原则。
1、行为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行为主体的行为必须是在执行职务或行使职权的过程中发生的行为。
3、致害行为必须是违法行使职权的行为。
4、致害行为必须是国家依法应对其负赔偿责任的行为。
1、国家赔偿责任的主体和赔偿义务机关:
国家赔偿责任的主体是国家。赔偿义务机关包括:
(1)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职务侵权行为中造成损害的,该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2)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共同在职务侵权行为中造成损害的,共同行使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
(3)根据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职务侵权行为中造成损害的,被授权的组织为赔偿义务机关。
(4)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个人在职务侵权行为中造成损害的,委托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5)赔偿义务机关被撤销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没有继续行使的,撤销该机关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经复议机关复议的,最初造成侵权行为的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但是,复议机关的复议决定导致损害加重的,复议机关应对加重部分承担赔偿责任。
(6)行使国家侦察、检查、审判、监狱管理职权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职务侵权行为中造成损害的,该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2、国家求偿权及其行使条件:
国家求偿权,又称国家追偿权,是指国家赔偿义务机关在赔偿了受害人损失后,代表国家要求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国家工作人员、受委托的组织或个人承担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的权利。行使该权利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必须在国家赔偿责任已被确认并且赔偿义务机关已实际履行赔偿义务后行使。
(2)国家工作人员或受托的组织或个人必须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国家赔偿责任的发生。
(3)求偿的范围必须以赔偿义务机关实际支付的赔偿金额为限。
3、国家赔偿责任的方式及经费来源:
国家赔偿责任主要通过支付赔偿金的方式来履行。如果可以返还财产或恢复原状的,应予以返还或恢复。对于损害了受害人名誉权、荣誉权的,应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并进行赔礼道歉。赔偿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即从国库支出。
4、国家赔偿责任的诉讼时效:
自被确认为违法之日起2年内,被羁押期间不计算在内。
无主高空坠物事件中的法律责任归属问题。对于正在施工的建筑物上发生的高空坠物事件,施工单位和建筑单位需承担责任。对于已施工完成且所有人共同拥有的建筑物上的高空坠物事件,无法找到明确侵权人时,采取过错推定的归责原则,建筑物所有人、承租人和管理人要承担法定
产品瑕疵的诉讼时效规定、产品缺陷与产品瑕疵的责任性质的差异。文章介绍了两者在责任性质、责任主体、权利主体、归责原则、免责条件、诉讼管辖和举证责任等方面的不同。其中,产品缺陷责任属于特殊侵权责任,而产品瑕疵责任属于民事合同中的违约责任。
学校在学生自残事件中的法律责任问题。一般情况下,学校不承担学生自残行为的责任。对于学生在学校受到的人身损害,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同时,在上海,公平原则也被应用于学生伤害事故赔偿责任的情况。即使学校没有责任,在特定情况下,法院
高空坠物致人损害案件的归责原则及责任承担。归责原则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有利于保护受害者并促进案件开展。责任承担方面,责任主体为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担按份责任,免责事由包括确定具体侵权人、举证自己非侵权人及不可抗力。赔偿标准参照相关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