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处罚法 > 行政处罚管理 > 行政处罚法对违法行为发现时间的规定

行政处罚法对违法行为发现时间的规定

时间:2025-07-29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84135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如果违法行为在两年内未被发现,将不再给予行政处罚。而第二款进一步明确了该期限的计算方式: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如果违法行为存在连续或者继续状态,计算期限则从行为终止之日开始。

正确理解行政处罚法对发现时间的规定

为了正确理解行政处罚法对发现时间的规定,我们需要把握以下三点:

  1. 发现时间指的是行政机关立案的时间,而不是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时间。
  2. 行政处罚追究时效的计算期限是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开始计算。违法行为之日是指违法行为完成或者停止的日期。例如,在运输违禁物品的过程中,用了10天的时间,应从最后一天将违禁物品转交他人的日期开始计算。对于存在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违法行为,计算期限从行为终止之日开始。例如,某公民从接通电源开始就一直偷电,行政处罚追究时效应从该公民停止偷电的日期开始计算。又如某人违法占地建住宅,行政处罚追究时效应从某人拆除住宅、退出土地的日期开始计算。
  3. 如果行政机关在行政处罚追究时效期限内发现违法行为,但最后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超过了行政处罚追究期限,法院将不会以超出时效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对发现违法违纪行为的主体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发现律师违法违纪行为的主体是处罚机关或有权处罚的机关。公安、检察、法院、纪检监察部门和司法行政机关都是行使社会公权力的机关,对律师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现都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法律效力。因此,只要上述任何一个机关启动调查、取证和立案程序,均可视为发现律师违法违纪行为;而群众举报后被认定属实的,发现时效以举报时间为准。

如果您的情况比较复杂,本网站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处罚的适用条件限制

    行政处罚的适用条件限制,包括适用的主体、对象、时效以及处罚权的设定和限定。行政处罚主体必须是享有法定权限的行政机关或经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违法行为客观存在且具备责任能力才能适用行政处罚。同时,行政处罚的设定权限由国家有权机关在立法时进行配置,不同层级

  • 买病假条是否构成违法行为

    买病假条是否构成违法行为的问题。医院病假条属于事业单位的证明文件,买卖病假条是违法行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买卖公文、证件等文件将被处以拘留和罚款。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住院和门急诊病假条的办理步骤以及病假条的合法性认证过程。

  • 火灾责任认定的实施部门

    火灾责任认定的实施部门。根据我国消防法规定,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火灾责任认定,包括封闭火灾现场、调查火灾原因等。火灾事故认定书是处理火灾事故的证据,相关单位和个人需配合调查并如实提供情况。

  • 复议改变是否能加重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中关于复议改变是否能加重行政处罚的问题。规定行政复议机关不得对申请人作出更为不利的复议决定,不得针对同一事实加重处罚。同时,如果发现其他违法行为,应移交相应的有权机关处理。此法律适用于中国,旨在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 买到过期食品的赔偿方式
  • 行政处罚法对违法行为发现时间的规定
  • 行政处罚的定义与范围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