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许可法 > 行政许可监督 > 行政执法的定义和要素

行政执法的定义和要素

时间:2025-07-29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84145

行政执法是指在国家公共行政管理职能实现过程中,依据法定程序进行的行政法律规范的实施行为,旨在维护公共利益和服务社会。行政执法包括抽象的行政行为和具体的行政行为,但本文主要讨论具体的行政行为。

行政执法的主体

行政执法的实施机关必须是法定的具有公共行政管理职能的行政机关和得到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行政执法的依据

行政执法的依据只能是国家有权机关制定和颁布的行政法律规范。这些行政法律规范可以是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也可以是法定的行政机关制定的,但无论哪种情况,都必须具有法定效力。

行政执法的性质

行政执法是一种由法定的行政机关和得到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执行国家行政法律规范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执法的目的

行政执法的目的是实现国家的公共行政管理职能,从而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服务。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 一、缉私局的设立

    全国打私工作会议决定建立的缉私局及其职能。缉私局由海关和公安共同领导,以实现“联合缉私,统一处理,综合治理”的新体制。缉私警察队伍的建立旨在解决原有打击走私手段不足和刑事处罚软弱无力的问题。其处理案件的流程包括制定计划、侦查走私犯罪、行政执法管理等。

  • 股权质押未办理质押登记是否具备法律效力

    股权质押未办理质押登记的法律效力问题,以及股份公司股权转让及质押登记的监管难题。讨论了不同股东管理方式下的股份公司股权转让和质押问题,指出工商行政机关对未办理股权登记托管的股份公司的监管存在真空。同时,强调了公司对于股东的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并建议执法

  • 行政执法的定义和要素

    行政执法在国家公共行政管理职能中的作用和重要性。文章阐述了行政执法的定义、主体、依据、性质和目的。其中重点讨论了行政执法主体的资格和权限,以及行政执法的法律依据。文章旨在说明行政执法是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 行政处罚案件立案时限
  • 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
  • 城管合同工是否具有行政执法权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