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京证新规政策解读

时间:2025-05-24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84681

限制区域再扩大

从2019年11月1日开始,新的进京证政策对外地车牌的限制区域进行了扩大。原先的限制区域从京五环扩增到了京六环,而北京行政副中心通州更是被全部划分为限制区域。

纸质进京证明示

办理进京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高速服务点现场办理,另一种是线上办理。新政实施后,线上办理的进京证必须打印成纸质版,并放在车辆前风挡内侧左下部进行明示。

进京次数限制

根据新规,每辆外地牌照车辆每年最多可以办理进京通行证12次,每次有效期最长为7天。因此,一年内最多可以在北京行驶84天,占全年天数的23%。这一限制措施将从2020年1月1日开始实施。

停车也受限

在限行区域内,不仅不能开车,停车也是被限制的。如果未办理进京证或进京证超过有效期的车辆在限行区域内停放,根据停放天数相应扣减当年可办理进京通行证的天数。

相关法律规定

《北京市关于对部分载客汽车采取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

为了精准管控那些通过异地上牌长期在京使用方式规避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政策的车辆,保证机动车总量调控政策的公平性和有效性,缓解城市道路交通运行压力和停车资源供需矛盾,降低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相关规定,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要求,经市政府同意,自2019年11月1日起,对在本市部分行政区域内道路上行驶的外省、区、市核发号牌(含临时号牌)的载客汽车采取如下交通管理措施:一、进入六环路(不含)以内道路和通州区全域范围道路(不含高速公路主路)行驶的车辆,必须办理进京通行证。进京通行证应放置在车辆前风挡玻璃内侧左下部(通过“北京交警APP”办证的,需自行下载打印)。二、每辆车每年最多可以办理进京通行证12次,每次办理的进京通行证有效期最长为7天。在有效期届满前,车辆应驶出上述范围。如果未办理进京通行证或进京通行证超过有效期,在上述范围内停放的,根据停放天数相应扣减当年可办理进京通行证的天数。如果未办理进京通行证或进京通行证超过有效期,进入上述范围道路行驶的,将被认定为“违反禁令标志指示行驶”的违法行为,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处罚。三、已经领取外埠客运通行证的省际长途客运汽车和省际旅游客运汽车,以及军队、武警车辆及执行任务的警车、救护车等特种车辆,可以无需办理进京通行证进入上述范围内行驶。四、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本通告的规定,在上述范围周边道路设置禁令标志,并通过增设、整合道路及城市公共空间视频监控资源,加大执法和处罚力度。五、上述范围以外区域(不含高速公路主路),各远郊区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划定外省、区、市核发号牌(含临时号牌)的载客汽车凭进京通行证通行的区域。六、《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关于对部分机动车采取交通管理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的通告》(京交发〔2014〕29号)中关于载客汽车的交通管理措施与本通告不一致的内容,以本通告为准。特此通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商用密码产品证书过期的处理方法

    商用密码产品证书过期的处理方法以及网购中侵犯消费者网络隐私的方式。对于商用密码产品证书过期,销售单位需及时申请认证续期,否则不得再销售产品。对于网购中的侵犯消费者网络隐私问题,平台泄露、卖方泄露、物流泄露和技术窃密是主要侵害方式,消费者应提高警惕。

  • 派出机关的行政主体资格

    派出机关的行政主体资格及其类型。派出机关是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工作需要设立的行政机关,具有行政法上的主体资格。我国主要有三种类型的派出机关:行政公署、区公所和街道办事处。除行政法律规范授权的情形外,派出机构的内部机构或派出机构都不具有行政主体的

  • 学区房新政策解读

    教育部最新发布的关于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多校划片政策。该政策旨在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和择校现象严重的问题,通过将热点小学和初中分散至各片区,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多校划片政策下,孩子可在多个学校中选择报名,采用电脑摇号分配名额。该政策旨在降低学区房的

  • 进京证新规政策解读

    北京新的进京证政策,限制区域扩大至京六环和通州,并明确了进京证的办理方式、次数和有效期限制。新政策旨在精准管控异地上牌长期在京使用的车辆,保证机动车总量调控政策的公平性和有效性,缓解交通压力和污染问题。此外,还规定了未办理进京证或超过有效期的车辆的停

  • 国家棚户区改造补偿政策解读
  • 2010年二手房营业税政策解读与影响分析
  • 延迟复工工资政策更新:法律专家解读新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