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商的刘某和小学教师张某均离过婚,经朋友介绍双方相识,彼此对对方都有好感。经过一年多相处,双方决定结婚,身为女性的张某害怕自己再次受到伤害,便提出结婚时在平等的条件下订立一份“忠诚协议”,约定在共同生活期间互敬互爱,对家庭、配偶、子女有道德观和责任感,并特别在协议第四项“违约责任”中规定:“若一方在婚内由于道德品质上的问题,出现背叛另一方不道德的行为(婚外情),并要以事实为依据,将受到法律制裁和经济赔偿,作为一方对另一方名誉损失及精神损失等赔偿,双方商定赔偿金额为20000元人民币。”刘某爽快地和张某签订了协议。
没想到,好景不长,结婚一年后,张某就听到社会上流传很多关于自己老公的绯闻,但由于没有证据,张某只能将信将疑,有一次,张某在上班的时间回家拿东西,打开门一看,自己的丈夫竟和一个年轻的女人睡在自己的床上,气愤不已的张某和丈夫发生厮打,并引来邻居们围观,大家都责怪刘某不应该背叛自己的妻子。从此之后,夫妻两人感情一直不和,刘某经常夜不归宿,有时回家喝的醉醺醺并打骂张某,张某无奈之下向法院起诉离婚,并要求对方支付违反“忠诚协议”的罚金2万元。
法庭上,刘某坚持“该协议条款是无效的”,并称自己是出于无奈才签订这份协议的。张某代理律师主张:该条款是夫妻双方对抽象的“夫妻忠实责任”的具体化,并未违反婚姻法的原则,法院审理后认为,张某和刘某在自愿基础上订立的协议有效,且张某提供的证据证实了刘某与其他女性的一些行为,可以认为已经违背了夫妻间关于彼此忠实的约定,对于夫妻间的忠诚协议,由于没有违反法律规定,应予认可,法院判决刘某支付张某2万元,其他夫妻共同财产按法律规定予以分割。
本案中的协议是夫妻双方对夫妻忠实责任的具体化,符合婚姻法的原则和具体规定,没有违反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当一方由于过错不履行夫妻间的忠实义务,侵害了对方的人身权利,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本案中,张某提供了证据证实了刘某与其他女性的行为,可以认定刘某违反了忠诚协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解释,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主体为离婚诉讼中无过错方的配偶。因此,法院判决支持了张某的索赔诉请是正确的。
夫妻签订的协议在民法典生效后的法律效力问题。夫妻可以签订协议来处理财产归属、赔偿等问题,只要内容合法且双方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协议就具有法律效力。但涉及婚姻关系的协议不适用合同法的规定,应遵守婚姻法的相关规定。若协议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如限制离婚自由权
婚前协议公证机关的选择及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当事人可选择住所、居住地等处的公证机构申请公证,涉及不动产的公证需向相应机构申请。当事人可委托他人办理公证,但某些事项如遗嘱、生存、收养关系等需本人亲自办理。申请办理公证需如实说明情况并
婚前协议的定义和目的,以及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婚前协议主要是为了约定双方财产和债务范围及权利归属,避免离婚或死亡时的争议。虽然在中国不普遍,但其在国外的应用广泛。此外,还介绍了婚前财产公证的定义、形式和法律效力,包括夫妻财产约定等内容。婚前协议需遵守法
办理婚前财产公证的手续和所需证件材料。办理财产公证需要提供个人身份证明、与约定内容相关的财产所有权证明、协议书草稿以及其他可能需要的材料。夫妻财产约定协议应包括当事人的基本情况、现有夫妻财产的情况和归属以及其他约定。准备好这些材料后,双方需亲自前往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