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合同履行要素 > 出卖人的法定义务

出卖人的法定义务

时间:2025-09-16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85286
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某些贵重物品或者数量比较多的货物买卖时,出卖人与买受人是需要签订合同的,签订合同对双方权利的保护都是有帮助的,那么出卖人和买受人的法定义务有哪些?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一、交付标的物

出卖人的首要义务是交付标的物,这是买卖合同的核心目的。标的物的交付可以通过现实交付和观念交付来实现。现实交付是指标的物由买受人实际占有,而观念交付包括返还请求权让与、占有改定和简易交付。

二、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

买卖合同的目的是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因此出卖人有义务将标的物的所有权转移给买受人。为确保标的物的所有权能够完全转移给买受人,出卖人应当确保出卖的标的物属于其所有或者有权处分。如果法律或行政法规禁止或限制转让的标的物,应当按照规定执行。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除非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标的物的所有权在标的物交付时转移。因此,在一般情况下,交付标的物即可实现所有权的转移。但对于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动产和不动产,由于其所有权的转移需要特定的手续,出卖人应当根据约定协助买受人办理所有权转移的登记等相关手续,并向买受人交付相关的产权证明。《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可以在买卖合同中约定买受人未履行支付价款或其他义务时,标的物的所有权归属于出卖人。”因此,如果当事人有此约定,即使交付标的物,所有权也不会转移。《合同法》还规定:“出卖具有知识产权的计算机软件等标的物时,除非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该标的物的知识产权不属于买受人。”因此,在买卖的标的物是知识产权载体时,除非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出卖人只有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的义务,而没有转移知识产权的义务,买受人也不能取得标的物的知识产权。

为保障买受人取得所有权,出卖人应当保证其出卖的标的物的所有权完全转移给买受人,第三人不能对标的物主张任何权利。除非法律另有规定,出卖人应当保证交付的标的物上没有任何权利瑕疵,即第三人不能向买受人主张任何权利。这就是出卖人的权利瑕疵担保义务。但是,如果买受人在订立合同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第三人对买卖的标的物享有权利,出卖人就不承担权利瑕疵担保义务。

除非法律另有规定,如果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上存在权利瑕疵,导致无法完全转移所有权给买受人,买受人有权要求减少价款或解除合同。如果买受人在未支付价款时有确切的证据证明第三人可能对标的物主张权利,买受人有权中止支付相应的价款,除非出卖人提供适当的担保。

三、物的瑕疵担保义务

物的瑕疵担保义务是指出卖人就其所移转的标的物,保证不受他人追夺以及不存在未告知权利负担的义务。标的物的权利瑕疵可以表现为出卖人未告知该标的物上负担着第三人的权利,或者是出卖人未告知标的物无权处分。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权利瑕疵必须在买卖合同成立时已经存在,并且在合同成立后仍未能除去,同时买受人不知道权利瑕疵的存在,否则出卖人不承担权利瑕疵担保责任。如果标的物存在权利瑕疵,买受人可以要求出卖人除去权利负担,并根据债务不履行的规定,要求出卖人承担不履行债务或损害赔偿的责任。

物的瑕疵担保义务是指出卖人就其所交付的标的物具备约定或法定品质所负的担保义务。即出卖人必须保证标的物在移转给买受人之后,不具备约定或法定品质的瑕疵,即不具备使用价值降低、效用减弱的瑕疵。如果标的物缺乏约定或法定品质,称为物的瑕疵。根据瑕疵被发现的难易程度,物的瑕疵可以分为表面瑕疵和隐蔽瑕疵。

对于物的瑕疵的认定标准,如果合同有约定,则按照合同约定;如果没有约定但出卖人提供了标的物样品或有关标的物的质量说明,以该样品或说明的质量标准为准。如果没有上述两种依据,当事人可以事后协商确定标准;如果没有协商确定标准,则按照合同的相关条款或交易习惯确定标准。如果仍然无法确定标准,应当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执行;如果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按照通常标准或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执行。

如果标的物的瑕疵应当由出卖人承担保证义务,买受人可以要求减少价款,也可以要求出卖人更换、修理,或者自行修理,费用由出卖人承担。如果标的物的瑕疵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买受人可以拒绝接受标的物或解除合同。

如果因为标的物主物有瑕疵而解除合同,解除合同的效力及于主物;反之,如果从物有瑕疵,只能部分解除合同,解除的效力不及于主物。如果买卖标的物是数物的情况下,其中一物有瑕疵,买受人只能就有瑕疵的物解除合同;如果数物之价值无法分离,可以就数物解除合同;如果买卖标的物是分批交付的,买受人只能就不能达到合同目的的该批标的物部分解除合同,但如果各批标的物有关联,可以就该批以及以后的各批标的物解除合同。

买受人的法定义务

一、支付价款

价款是买受人获取标的物所有权的对价。买受人的主要义务是按照合同约定向出卖人支付价款。买受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数额、时间、地点支付价款,并且不得违反法律、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如果合同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应当根据法律规定或参照交易惯例确定。

二、受领标的物

买受人有义务及时受领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及其相关权利和凭证。

三、对标的物检查通知的义务

买受人在受领标的物后,应当在当事人约定或法定期限内,按照通常程序尽快检查标的物。如果发现应由出卖人承担保证责任的瑕疵,买受人应当妥善保管标的物,并立即通知出卖人。

显然,在买卖合同中,卖方和买方有不同的义务。可以说,卖方的义务基本上对应买方的权利,反之亦然。合同中的义务是当事人应当遵守并严格执行的,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同法律师探讨先合同义务的若干问题

    合同法律师在合同订立过程中所涉及的先合同义务的若干问题,包括诚信缔约义务、告知义务、保密义务以及其他先合同义务。文章详细解析了《合同法》相关规定,特别是在实践中的解释和应用,如“恶意”的界定、告知义务的特殊性和判定因素、商业秘密的保密责任等。同时,也

  • 买卖合同的定义和义务

    买卖合同的基本定义及出卖人的义务。出卖人需交付标的物并转移所有权,交付可以是直接转移占有或将向第三人请求提取标的物的权利转让给买受人。此外,出卖人还需交付与标的物相关的单证和资料。标的物所有权的转移方法依法律规定,动产依交付而转移,不动产及特别规定的

  • 担保合同的中止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关于担保合同中止条件的相关内容。在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权利中止履行合同,但需要确切证据证明对方存在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丧失商业信誉或其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之一。若无确切证据,当事人需承担违约责任。

  •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及解除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关于不安抗辩权的行使及解除合同的条款。先履行方在行使不安抗辩权时可以中止履行合同,但不能解除合同,除非后履行方未能在合理期限内恢复履行能力且未提供适当担保。同时,文章还提到了中止履行的情形和通知对方的要求。

  • 人间“蒸发”:借款人逃避还款责任
  • 出卖人的法定义务
  • 迟延履行期间被执行人财产清偿顺序的确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