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拖航合同是指一方当事人(即承拖方或拖方),利用其拥有的或租用的船舶,为他人提供海上拖航服务并收取拖航费。承拖方可以是专业性海上拖航企业,也可以是打捞、救助企业。随着海运业的发展,货物由自身无动力的驳船运输日益增多,这些驳船需要依靠拖船进行拖带。此外,用于石油开发的钻井平台等钻井设备也多为自身无动力,对海上拖航业有较大需求。因此,海上拖航服务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促使许多航运国家成立了专营或兼营海上拖航的企业,例如中国**公司和中国**工程服务有限公司、日本的**株式会社、**斯密特国际远洋拖航救助公司等。
被拖运方是海上拖航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即被拖物的所有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被拖物可以包括驳船或其他无动力的船舶、钻井平台、浮码头、浮吊等海上漂浮装置,以及失去动力的船舶等。
根据《海商法》第七章的规定,海上拖航合同的适用范围不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如果拖船提供的服务是在港区内对船舶进行靠离码头及其他操纵的协助,这种情况下拖船的行为是由大船指挥,持续时间较短,手续简便,而且这种服务非常频繁。因此,这种服务将按照其他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如果拖船是为了拖带被救助物而进行拖带行为,这种情况下也不适用海上拖航合同的规定。
如果拖船所有人拖带其自有或经营的驳船,将货物经海路由一港运至另一港,这将视为海上货物运输,而不是海上拖航合同。
海上拖航中的责任划分问题。文章详细阐述了承拖方与被拖方之间的责任划分原则,包括指挥原则和过失原则。同时,也讨论了承拖方、被拖方与第三方之间的损害赔偿责任以及承拖方的免责事由。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我国海商法关于承拖方免责的相关规定。
国际上关于承拖方在拖航过程中是否享有免责权利的不同规定。包括不同合同格式的不同规定以及我国海商法对承拖方免责权利的规定。根据《海商法》第162条,承拖方在特定情况下不承担赔偿责任,包括在驾驶管理过程中的过失和人命救助时的过失。这些规定属于规范性规定,
海上拖航合同的定义及其相关法规。海上拖航合同是一方利用船舶为他人提供拖航服务并收取费用的协议。承拖方可以是专业企业或打捞救助企业。《海商法》对海上拖航合同有明确规定,但不包括港区内的服务、救助行为及货物运输等情况。随着海运业发展,海上拖航服务得到进一
海上拖航合同,就法律性质而言,是一种由承托方提供拖力以实现将被拖物从一地移至另一地的一种劳务合同。无论是海上拖航合同还是海上运输合同,订立合同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货物或相关物品的移位。但是,海上拖航合同与海上运输合同相比较,又有两点重要的不同:。在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