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拖航合同是指一方当事人(即承拖方或拖方),利用其拥有的或租用的船舶,为他人提供海上拖航服务并收取拖航费。承拖方可以是专业性海上拖航企业,也可以是打捞、救助企业。随着海运业的发展,货物由自身无动力的驳船运输日益增多,这些驳船需要依靠拖船进行拖带。此外,用于石油开发的钻井平台等钻井设备也多为自身无动力,对海上拖航业有较大需求。因此,海上拖航服务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促使许多航运国家成立了专营或兼营海上拖航的企业,例如中国**公司和中国**工程服务有限公司、日本的**株式会社、**斯密特国际远洋拖航救助公司等。
被拖运方是海上拖航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即被拖物的所有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被拖物可以包括驳船或其他无动力的船舶、钻井平台、浮码头、浮吊等海上漂浮装置,以及失去动力的船舶等。
根据《海商法》第七章的规定,海上拖航合同的适用范围不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如果拖船提供的服务是在港区内对船舶进行靠离码头及其他操纵的协助,这种情况下拖船的行为是由大船指挥,持续时间较短,手续简便,而且这种服务非常频繁。因此,这种服务将按照其他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如果拖船是为了拖带被救助物而进行拖带行为,这种情况下也不适用海上拖航合同的规定。
如果拖船所有人拖带其自有或经营的驳船,将货物经海路由一港运至另一港,这将视为海上货物运输,而不是海上拖航合同。
海上拖航中的责任划分问题。根据拖航合同中的责任划分条款,责任可按指挥原则和过失原则确定。对于第三方损害,承拖方和被拖方承担连带责任。承拖方的免责事由包括不可抗力或其他双方无法归责的原因导致的合同无法继续履行,以及特定情况下的过失不承担赔偿责任。在不同
广州海上救助打捞局与**集团海南东方船务有限公司之间的拖航合同纠纷案。被告公司的工作人员王*江与原告签订了《拖航合同》,虽然未盖单位公章,但被告公司承认了合同的效力并支付了部分费用。海事法院认定该合同有效,判决被告公司支付余款、垫付的费用及利息。同时
海上拖航合同的定义及其相关法规。海上拖航合同是一方利用船舶为他人提供拖航服务并收取费用的协议。承拖方可以是专业企业或打捞救助企业。《海商法》对海上拖航合同有明确规定,但不包括港区内的服务、救助行为及货物运输等情况。随着海运业发展,海上拖航服务得到进一
拖航,指用拖轮牵引各类非自航移动式钻井平台及其它勘探装置在海上航行的作业。承拖方在起拖前和起拖当时,应当谨慎处理,使拖轮处于适航、适拖状态,妥善配备船员,配置拖航索具和配备供应品以及该航次必备的其他装置、设备。承拖方应当按合同约定的港口将被拖物交付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