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军人违反职责罪 > 战时违抗命令罪的认定

战时违抗命令罪的认定

时间:2025-07-20 浏览: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85315

一、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

当行为人无法完成战斗任务或因执行错误命令导致战斗失利,或者违抗的是与作战无关的指示时,并非故意违抗作战命令,因此不构成违抗作战命令罪。

二、区分违抗作战命令罪与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的界限

违抗作战命令与阻碍指挥人员执行职务的行为容易混淆,但两者有以下区别:

  1. 前者侵害的对象是上级首长或指挥人员的命令或指示,后者侵害的对象是指挥人员或值班、值勤人员本身。
  2. 前者一般由不作为的行为构成,后者则是积极作为的犯罪行为。
  3. 前者只要有不执行命令的消极行为且对作战造成危害,即构成犯罪,后者要求行为人在客观方面采取了暴力、威胁手段。
  4. 前者只能发生在战时,后者既可发生在战时,又可发生在平时。

三、区分本罪与战时临阵脱逃罪的界限

军人在接受作战任务后临阵脱逃本身就是违抗作战命令的行为,但在定罪时需要明确区分两者,具体区别如下:

  1. 战时违抗命令罪侵害的是作战指挥秩序,而战时临阵脱逃罪侵害的是军人参战秩序。
  2. 战时违抗命令罪表现为违背并抗拒执行命令,行为一般发生在接受上级命令时,行为人公然抗拒执行上级命令,但不需要脱离岗位。战时临阵脱逃罪表现为脱离岗位逃避参加作战,行为一般发生在已受领具体作战任务后,且必须表现为脱离岗位。
  3. 犯罪目的不同,战时违抗命令罪是为了不执行命令,而战时临阵脱逃罪是为了不参加作战。

在具体案件中,战时违抗命令的行为与战时临阵脱逃的行为可能同时存在,即行为人在拒绝执行命令的同时脱离岗位。尽管战时违抗命令罪与战时临阵脱逃罪的法定最高刑都是死刑,但战时违抗命令罪的法定最低刑是3年有期徒刑,比战时临阵脱逃罪的法定最低刑要重,因此应以战时违抗命令罪论处。

四、区分本罪与投降罪的界限

战时违抗命令罪与投降罪都属于战时的故意犯罪,且投降敌人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也涉及违抗命令因素,容易导致定罪混淆。以下是两者的主要区别:

  1. 犯罪客体不同,战时违抗命令罪侵害的是作战指挥秩序,而投降罪侵害的是国防安全秩序和军人参战秩序。
  2. 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战时违抗命令罪表现为违背并抗拒执行上级命令,但不一定必须在面临敌人时发生;而投降罪表现为自动放下武器向敌人投降,必须在面临敌人时发生。
  3. 犯罪的主观方面不同。虽然这两种犯罪都是故意犯罪,但战时违抗命令罪的主观目的是为了不执行上级命令,而投降罪的主观目的是为了保全性命。

在具体案件中,战时违抗命令罪与投降罪可能同时存在,即行为人在拒绝执行命令的同时向敌人投降。对于这种情况,一般应按照处理想象竞合犯的原则,以较重的罪名,即战时违抗命令罪论处。

五、区分本罪与擅离、玩忽军事职守罪的界限

战时违抗命令罪和擅离、玩忽军事职守罪在行为的客观表现上有时相似,且侵害的直接客体也有相似之处,容易导致定罪混淆。以下是两者的主要区别:

  1. 战时违抗命令罪侵害的是作战指挥秩序,而擅离、玩忽军事职守罪侵害的是指挥和值班、值勤秩序。
  2. 在犯罪的客观方面,战时违抗命令罪以违背并抗拒执行上级命令为特征,且行为可发生在战时,但不要求必须造成严重后果,属于行为犯;而擅离、玩忽军事职守罪以擅自离开正在履行职责的岗位,或者在履行职责的岗位上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为特征,这种行为不一定发生在战时,但必须造成严重后果,属于结果犯。
  3. 犯罪主体上,战时违抗命令罪适用于所有军人,属于军人违反职责罪的一般主体;而擅离、玩忽军事职守罪适用于指挥人员和值班、值勤人员,属于军人违反职责罪的特殊主体。
  4. 战时违抗命令罪是故意犯罪,而擅离、玩忽军事职守罪是过失犯罪。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逃离部队罪构成要件

    逃离部队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该罪侵犯的是国家的兵役制度,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且情节严重。其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现役军人、文职干部、士兵等,且必须是故意违反规定,出于直接故意构成。无论行为人的动机和目

  • 战时违抗命令罪的认定

    战时违抗命令罪的认定,包括与违抗作战命令罪、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战时临阵脱逃罪以及投降罪的界限区分。对于不同情况下违抗命令的行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区分和处理。在定罪时需要考虑犯罪客体、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等因素,以确保公正合理的处理。

  • 遗弃武器装备罪认定

    遗弃武器装备罪的认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犯战时临阵脱逃、逃离部队等罪行时,如果行为人同时遗弃武器装备,应该实行数罪并罚;其次,需要区分遗弃武器装备罪与战时违抗命令罪的界限,战时违抗命令罪主要追究违抗命令的行为本身,而遗弃武器装备罪则主要表现

  • 违令作战消极罪怎么判

    在战时违抗命令罪中,违抗命令的行为本身就是犯罪客观方面的主要内容,是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基本依据,不需要再有其他具体的危害行为;而在违令作战消极罪中,犯罪客观方面的主要内容是临阵畏缩,作战消极,并造成严重后果,违抗命令仅仅是限制条件,说明行为人违反并抗

  • 战时违抗命令罪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 战时违抗命令罪司法解释是怎样的
  • 战时违抗命令罪司法解释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