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一般侵权 > 财产侵权 > 维护公共安全的法律规定

维护公共安全的法律规定

时间:2025-05-26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85394
在现实生活中,一部分人的行为活动,危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健康、以及财产的安全,这就属于危害公共安全。那么,为了维护公共安全应当制定了什么法?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加强应急救援工作,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该法于2019年4月23日开始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一条

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加强应急救援工作,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制定本法。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刑罚

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对于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但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对于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六条,对于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但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七条,对于破坏轨道、桥梁、隧道、公路、机场、航道、灯塔、标志或者进行其他破坏活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但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八条,对于破坏电力、燃气或者其他易燃易爆设备,危害公共安全,但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制定寻衅滋事罪的有效性及其对犯罪的预防和惩罚作用

    寻衅滋事罪的有效性及其对犯罪的预防和惩罚作用。犯罪客体主要是社会秩序,但对于社会秩序的具体理解存在分歧。社会秩序既可以理解为公共场所秩序,也可以理解为公共生活规则所维持的社会正常秩序。根据《刑法》规定,寻衅滋事行为包括随意殴打他人、追逐拦截他人、强行

  • 关于依法惩治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驾驶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

    依法惩治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驾驶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文章指出要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对于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驾驶的行为,根据其危害程度进行处罚。对于特定情况下实施的行为要从重处罚,并加强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协作配合,有效维护公共交通安全秩序。

  • 村干部是否适用贪污罪

    村干部是否适用贪污罪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村干部在协助人民政府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时,可以被视为“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在特定公务中,如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或挪用公款等,将构成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和受贿罪,需承担法律责任

  • 甲对医院救治不力致母亲死亡的质疑

    甲对医院救治不力导致其母死亡一事的质疑。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刑法规定角度分析,甲的行为若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并造成医院秩序严重混乱,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但如果死亡确系医院救治不力所致,甲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且不能轻易定罪。另外,禁止甲进入医疗机

  • 我国强制猥亵罪的刑罚
  • 寻衅滋事罪的最高刑罚
  • 多人实施轮奸的法律处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