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责任人员是指其行为与病员的不良结果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并且对不良后果起决定作用的人员。
间接责任人员是指其行为与病员的不良结果之间存在间接联系,是造成不良结果的条件,而不是起决定作用的人员。
在复合原因造成的结果中,需要区分主要责任人员和次要责任人员,根据他们在造成不良结果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来确定其所负责任的大小。
需要区分具体实施人员的直接责任和指导人员的直接责任。如果具体实施人员是受指导人员命令而实施行为,或在实施过程中提出过纠正意见但未被指导人员采纳而导致不良结果,那么指导人员负直接责任。如果具体实施人员没有如实反映病人情况或拒绝执行指导人员的正确意见导致不良后果,那么具体实施人员负主要责任。
如果具体实施人员提出了违反法规的主张或做法,而指导人员轻信并同意实施,或者具体实施人员明知受命于指导人员的违规行为但未向指导者反映,仍然继续实施导致不良结果,那么具体实施人员和指导人员都要负直接责任。
需要分清事故责任是否属于责任人的法定职责或特定义务范围,只有在责任人的职责范围内才负直接责任。如果分工不清、职责不明确,并且没有具体制度规定,那么以责任人的实际工作范围和公认的职责作为确定责任的依据。如果责任人在没有特殊需要的情况下擅自超越职责范围,导致事故发生,也应追究责任。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对于造成医疗技术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员,医疗单位应责令其进行书面检查,吸取教训。一般情况下,可以免予行政处分,但对于情节严重者,根据《办法》第二十条的规定,可以酌情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主要指事故发生虽然主要原因是技术过失,但其中的责任因素仍然占有重要地位。或者在事故发生后,不能以病员的安危为重,迅速采取果断措施进行补救,而是犹豫不决,企图隐匿或推卸责任。
根据《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对于未经单位同意或认可,从事业余的有偿诊疗护理活动而导致病员不良后果的,责任由本人负责处理。如果在非职责范围和职责岗位上,包括业余或离退休人员,在无偿为人民群众进行诊疗护理活动,或者在紧急情况下抢救危重病员时发生失误导致不良后果,一般不应追究责任。
如何确定医疗事故责任人,详细阐述了直接责任人员、间接责任人员、主要责任人员和次要责任人员的区别。还讨论了具体实施人员与指导人员的责任划分以及职责范围与直接责任的关系。根据《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的规定,对造成医疗技术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员,情节严重者应给予行
二级医疗事故上报时间有限制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医疗机构在发生二级医疗事故或其他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时,应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医疗事故责任程度的划分和医疗事故鉴定程序。
二级医疗事故的定义和情况。二级医疗事故指病人受到中等程度伤害或器官、身体组织遭受较大损伤,导致日常功能严重障碍,若因医生或医护人员的过失导致,可视为医疗事故。此外,还涉及医疗事故处理流程、赔偿费用计算以及医疗事故责任程度的划分。最后提醒,法律问题建议
《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 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份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医疗事故分责任事故和技术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