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征地问题上,各地方均设有可以投诉的单位。如果发生征地纠纷,首先可以尝试通过协商解决。
如果协商不成功,可以向所在地的土地管理部门举报。土地管理部门有责任处理征地纠纷。
如果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可以向检察机关举报土地管理部门。检察机关将对征地纠纷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严格管理防止违法违规征地的紧急通知》的规定,对于违法违规征地、采取暴力方式征地等侵害农民利益行为,引发群体性或恶性事件的,要按照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严肃追究责任。
如果发现基层政府存在违法征地行为,可以向其上一级人民政府举报。上级政府将对举报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如果问题严重,构成犯罪的,可直接向当地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举报。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将对举报进行调查,并依法处理。
下面是《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严格管理防止违法违规征地的紧急通知》的规定。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严格征地拆迁管理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紧急通知》(国办发明电〔2010〕15号)有关精神,省级政府要加强对征地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市、县政府对征地管理工作负总责,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落实好征地的各项制度规定。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征地工作的指导监督,督促市、县政府切实履行责任;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依法制定征地方案,严格履行征地程序,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征地批后实施工作。
各地区要认真履行职责,强化依法治理违法违规征地行为,确保依法征地、和谐征地,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对违法违规征地、采取暴力方式征地等侵害农民利益行为,引发群体性或恶性事件的,要按照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严肃追究责任。同时,要严格文明执法,防止因执法不当引发相关恶性事件。
关于未批先占行为的问题,首先阐述这种行为在法律上的性质及其可能的法律风险。接着介绍了如何识别这种侵权行为,以及被侵权者应采取何种维权途径和策略。包括法律救济手段,行政途径等维权渠道以及常见的证据收集和应对策略等细节问题。提醒人们要重视自身的合法权益,
“以租代征”行为的法律分析。该行为通过租用农民集体土地进行非农业建设,规避法定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扩大建设用地规模。文章指出这种行为严重违反土地法律法规,违背土地管理和国家长远利益。法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申请使用国有土地,涉及农用地
行政强制拆迁的合法性要件,强调其目的必须出于公共利益考虑。公益项目包括国防、公共交通等公共建设项目。拆迁人需遵守合同法规定,公平合理补偿产权人。商业性开发项目中,政府不应过多干预,不能使用行政强制手段实施拆迁。
遭遇非法征地时,公民可以通过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文中介绍了相关的法律途径和注意事项,包括不能对抽象的行政行为提出起诉,注意复议前置的情况,注意诉讼时效以及被告主体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