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标侵权案件中,证据的收集是至关重要的。权利人应全面、准确、充分地收集侵权证据,这直接关系到法院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和裁判结果,也是计算损失赔偿的主要依据。这样做有助于切实维护商标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商标侵权案件可以向侵权人所在地或侵权行为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出请求处理。权利人可以自主选择向哪个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出投诉。
商标侵权案件可以由侵权行为地或侵权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权利人可以自主选择向哪个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鉴于商标侵权案件的复杂性,目前最高人民法院指定中级人民法院来管辖此类案件。
在商标侵权投诉中,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投诉书应包括投诉人的姓名或名称、地址、联系电话、商标权利情况(如果有商标代理机构代理,则还需包括代理机构的名称、地址、电话),被投诉人的姓名或名称、地址、侵权事实及相关情况,以及投诉的法律依据、要求和投诉日期。
需要提供投诉人的营业执照及其复印件。
需要提供商标注册证及其复印件。
需要提供侵权的实物、商标标识、相关票据、照片等证据。
如果投诉人委托他人进行投诉,则需提交由委托人签署的授权委托书。如果委托商标代理机构进行投诉,则需提供能证明该机构具有代理资格的有效证件。对于国(境)外商标注册人,如果要求保护其商标专用权,需委托国家指定的商标代理机构代理投诉,并提交中文投诉文件及经认证或公证的代理委托书及相关证明材料。
商标申诉的流程及如何应对买家职业恶意投诉商标侵权的问题。申诉流程包括提交申诉材料、商标注册证、委托书等,可通过自行申诉或委托代理公司申诉途径进行。应对恶意投诉建议下架产品、告知对方缺货或退款,不要轻易承认侵权,保留威胁聊天记录并考虑认证等措施。同时,
中国驰名商标保护的前提条件。规定要求对于复制、摹仿或翻译未注册和已注册的驰名商标,在申请注册商标时需考虑是否会导致混淆或误导公众,从而损害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当事人可根据不同情况向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或相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出异议、请求撤销或禁止
第二审程序与第一审程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两者紧密相关,第一审程序是第二审程序的前提。区别主要在于发生原因、适用的审判机关、审判对象和法律后果不同。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第一审行政诉讼案件流程和行政诉讼第二审程序的具体内容。
商标合理使用的构成要件,包括善意使用、非商标方式的使用以及不引起混淆和误认。善意使用指出于善意行为,仅用于叙述商品或服务,而非为了商标使用的目的。非商标方式的使用是为了说明商品或服务,必要且合理。商标的合理使用不能引起消费者的混淆和误认,避免商标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