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忽职守的刑事责任
时间:2025-09-15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玩忽职守罪的对象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执法人员也是属于的国家机关的人,所以说可以构成玩忽职守罪,国家机关的人应该给国家和人民干实事,而且公平公正。手心律师网小编通过你的问题带来了以下的法律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玩忽职守罪的定义
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严重不负责任、不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导致国家、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玩忽职守行为与结果的因果关系
玩忽职守行为必须与造成的重大损失结果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这是确定刑事责任的客观依据。玩忽职守行为与造成的严重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十分复杂,既有直接原因,也有间接原因;既有主要原因,也有次要原因;既有领导者的责任,也有直接责任人员的过失行为。构成玩忽职守罪的行为必须具有必然的因果联系,否则通常不构成玩忽职守罪,而属于一般工作上的错误问题,应由行政主管部门处理。
玩忽职守罪的主体要件
玩忽职守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各级行政机关和各级司法机关。因此,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指的是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中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
玩忽职守罪的主观要件
玩忽职守罪在主观方面是由过失构成的,故意不构成本罪。也就是说,行为人对于其行为所造成的重大损失结果并非出于故意,而是由于过失造成的。行为人应当意识到自己擅离职守或在职守中马虎从事对待自己的职责可能会导致一定的社会危害结果,但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虽然已经预见到可能会发生,但凭借自己的知识或经验而轻信可以避免,导致发生了严重损失的危害结果。行为人的主观过失是针对造成重大损失结果而言的,但并不排斥行为人对违反工作纪律和规章制度或对自己的行为和不作为可能是故意的情形的认知。如果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不是出于过失,而是出于故意,并且不仅预见到危害结果的发生,而且希望或放任其发生,那么就不属于玩忽职守罪,而构成其他故意犯罪行为。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赌博行为的认定及其与其他犯罪的区分
赌博行为的认定及其与诈骗和抢劫等犯罪的区分。赌博罪与其他犯罪的区分主要在于主观上是否以营利为目的,客观上是否具有聚众赌博等行为。对于赌博罪的量刑标准,根据刑法规定,不同情况会有不同的处罚。同时,文章也详细阐述了赌博罪与诈骗罪和抢劫罪的具体区分和定罪情
-
间谍罪的管辖机关及其职权
间谍罪的管辖机关及其职权,包括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责和管辖范围。间谍罪的认定要素包括针对国家安全的危害行为、区分间谍分子和非间谍分子以及完成间谍任务的行为。对于接受间谍组织任务后进行其他犯罪的情况,存在不同观点。
-
贪污受贿的数罪并罚原则
贪污受贿的数罪并罚原则及其分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贪污受贿犯罪侵犯了国家廉政建设制度,被列为专门章节,作为独立的类罪。构成要件包括侵害国家廉政制度的行为,情节严重,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主观方面为故意构成。对贪污受贿犯罪的打击是当前反腐
-
社会团体成员是否构成滥用职权罪
社会团体成员是否构成滥用职权罪的问题。罪行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括在人大、政府、法院和检察院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导致重大损失将受到刑法处罚。社会团体成员若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中滥用职权造成损失,也将面临刑事责任追究。
-
玩忽职守的刑事责任
-
电信诈骗的追回问题
-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辩护词:陈XX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