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先生与王女士通过征婚相识。由于两人均是再婚,为慎重起见,他们于2000年6月2日签署了一份婚姻协议书,其中针对婚姻中的“忠诚”问题提出了要求。
根据婚姻协议,若一方在婚期内出现背叛另一方的不道德的行为(婚外情),并要以事实为依据,将受到法律制裁和进行经济赔偿。这是作为一方对另一方名誉损失及精神损失等的赔偿,双方商定赔偿金额为30万元正(人民币)。
不久,王女士即怀疑于先生和前妻以及其他女性存在不正当关系,矛盾不断激化,不久于先生提出离婚。王女士以于先生违反“忠诚协议”为由向法院提出反诉,要求对方按协议赔偿30万元违约金。
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未就“忠诚协议”作过任何规定,因此,“忠诚协议”是否有效尚存争议。
一审法院审理后认定,协议没有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且是在双方没有受到任何胁迫的平等地位下自愿签订的,协议的内容也未损害他人利益,因而当然有效。因此,法院判决于先生赔偿王女士30万元。
于先生很快提起了上诉。案件审理拖了几个月后,由于双方均没有必胜把握,最终双方于2002年11月达成庭外和解。
夫妻忠诚协议的法律效力问题,存在不同观点。一种认为协议没有法律约束力,另一种认为符合法律原则,具备法律效力。法院裁判结论和支持夫妻忠诚协议有效性的观点一致,认为夫妻忠诚协议应当被肯定其法律效力,有利于维护婚姻关系和谐稳定。
根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九条关于夫妻财产归属的约定问题,约定应书面形式且对双方有约束力。另外,夫妻忠诚协议与孩子监护权的有效性被探讨,忠诚协议不得违反婚姻法规定,离婚不意味着丧失子女监护权。签订忠诚协议需注意双方自愿、不限制人身权利、合
黄-竹与王-乾离婚案件中的夫妻忠诚协议效力问题。存在两种分歧观点,第一种认为王-乾应按照协议赔偿黄-竹,第二种则认为该协议内容属于道德规范,不属于法律范畴。作者支持第一种观点,并从各地法院类似案件的判决结果、婚姻法相关规定及私法意思自治原则等方面论述
婚姻保障协议的法律效力,讲述了夫妻关系中男方出轨的情形和忠诚协议的背景意义。法院一般认定此类忠诚协议无效,因此王女士需要通过其他方式保障自己的权益。她可以选择要求房产立即过户或通过夫妻财产约定来确保财产分割。总之,《婚姻法》规定了夫妻可以约定财产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