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等相关规定,上级人民法院在审查当事人的再审申请时应严格遵守法定程序,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裁定再审。不得因指令再审而降低再审启动标准,也不得因当事人反复申诉将不应再审的案件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当事人申请裁定再审的案件一般应由裁定再审的人民法院审理。但在以下情形下,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指令原审人民法院再审:
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由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审理,具有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第(一)至第(五)项规定情形之一的,可以指令原审人民法院再审。
人民法院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八条第二款裁定再审的案件,应当提审。
虽然符合再审指令条件,但在以下情形下,应当提审:
人民法院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再审案件时,如果发现原判决认定的基本事实不清,一般应当通过庭审认定事实后依法作出判决。但如果原审人民法院未对基本事实进行审理,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重审。如果原判决认定的事实错误,上级人民法院不得以基本事实不清为由裁定发回重审。
人民法院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再审案件时,如果发现第一审人民法院存在以下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情形之一,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第一审人民法院重审:
上级人民法院裁定指令再审或发回重审时,应在裁定书中明确指出再审或发回重审的具体理由。
再审案件应当围绕申请人的再审请求进行审理和裁判。如果对方当事人在再审庭审辩论终结前也提出再审请求,应一并审理和裁判。当事人的再审请求超出原审诉讼请求的不予审理,构成另案诉讼的应告知当事人可以提起新的诉讼。
再审发回重审的案件应当围绕当事人原诉讼请求进行审理。当事人申请变更、增加诉讼请求和提出反诉的,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五十二条的规定审查决定是否准许。当事人变更其在原审中的诉讼主张、质证及辩论意见的,应说明理由并提交相应的证据,如果理由不成立或证据不充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各级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的再审和再审发回重审的审判行为,应严格遵守本规定。违反本规定的,应根据相关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与本规定不一致的最高人民法院以前发布的司法解释,不再适用。
民事诉讼二审程序的全过程。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可在法定期限内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审查材料后立案,若案件事实基本清楚也可选择不开庭审理。开庭程序包括宣布开庭、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等步骤。当事人可根据裁判文书自动履行或申请执行,也可申请再审。调解
审理附带民事上诉案件的法律程序。在发现刑事和附带民事诉讼部分均有错误时,应一并改判。在第二审中,若附带民事部分生效但民事部分有错,应按审判监督程序纠正。若刑事部分有错,应指令再审并将附带民事诉讼部分一并审理。对于第二审自诉案件,可调解或自行和解,必要
《行政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中关于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提审和指令再审的规定。上级法院有权在发现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对下级法院的判决进行重新审判或指令下级法院再审。文章还介绍了提审和指令再审的适用情形、审理程序以及决定主
民事诉讼中二审程序中的补充证据问题。一审中未提交的证据,若在一审后新发现,可在二审中提交并采信。新证据需在二审开庭前或审理时提出,如不需开庭,则需在指定期限内提出。再审时提供的新证据需在申请再审时提出。对方当事人在被告知后,有权在合理期限内提出意见或